体验、充实、成长
(2020-02-19 13:17:17)
标签:
课堂教育语文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罗娅辉
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文字:“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地接触语文材料......”这些基本理念清晰地告诉我们:语文具有很强的“体验性”,语文教学要从学生体验出发。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学设计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尊重体验的主体,在课堂中体验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上,他们可以质疑问难,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做他们愿意尝试的实验等。在学习化的社会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的重心在于“学习”,而不是传统意义的“接受”,人不再是纯粹的教育客体,而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而我们要充分相一信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出足够宽广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翱。我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如在《静夜思》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在学生读过了课文后,教师并不急着讲解,而是问问学生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在讲解如何进行合作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教师这时可以对学生提出:你认为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重组,学生在读、想、问、说的过程体验中,可以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参与,体会到一种自主学习的喜悦。这样,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民主、民主、和谐、轻松,让学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二、展体验的情境,在生活中体验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课堂,没有融进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学生由此也失去了体验的情境和乐趣。
其实,“大语文”教育观念下,“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语文就是生活,老师不只一个。这就要做到:语文生活化(例如:课堂中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语文实践、思考感悟等);生活语文化(例如:在看电视、看报、听广播、阅读产品说明时常用语文;在办文学社、出黑板报、演讲比赛、读书节时学用语文;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时学用语文等)。向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三、设体验的方式,在活动中体验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可以表现在实践类活动(例如:阅读报刊、搜索资料、阅读名篇摘录佳句、读心得交流)、听说训练类活动(例如:听故事后复述、听广播后想像作文、听录音辨别正误、听记比赛等)、书法绘画类活动(例如:办手抄报、参观书法展、参加写字比赛、为课文绘插图、根据文意作画、制作小书签等)、社会实践类活动(例如:参观调查、设计广告词、写贴春联等)。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情和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角色体验,促进其感情。在教学《小小的船》一文时,课文描写的景色如此神入画,鼓励小朋友发散思维展开联想空间。与影子对话,与“小小的船”对话,告诉小朋友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月夜之产。然后反馈交流思想,进行小练笔。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角色体验,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还极好地训练了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把听、说、读、想、写联系起来,把学习语文与生活实践起来,在文泛的联系中用“心”去思考、去体验,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从生活中出发,充实中成长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受的教育历程本身就是生活,这是受教育的学龄儿童构成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新课程是从生活出发,让学生过好教育生活,课程生活。在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创意的生活中充实,从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在创造中发展、完善。
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儿童这种生活,这种学习方式下获得了一定的快乐和喜悦,体现在几个方面:
1、感性活动中得到快乐和喜悦,感性活动包括游戏、扮演、各种竞赛等,在这种感性活动中儿童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
2、从主动作业中获得快乐和喜悦。新课程要儿童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并由他们作出表达的主动作业,这一切使儿童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成就感。也可以在一个充满交往、沟通的课堂上得到肯定和赞许,从而获得快乐和喜悦。
新课程,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越来越多地珍视“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努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