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
(2020-01-26 20:19:15)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新课标形势下的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的、鲜活的。由于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关经验,课堂教学出现了“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等形式化低效化现象,使缺失规则的课堂教学走向了秩序混乱的极端:多了热闹,少了安静;多了自主,少了秩序;多了涣散,少了专心。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方法多种多样,既关系到课前的预设,又关系到课堂的调控,还关系到课后的作业,教师与学生的默契等。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叶澜教授的回答是:一堂好课必须是“有效率的课”。显而易见,我们应把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当作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教师,怎样去构建有效课,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一、精心预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保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很好地揭示了教学需要进行预设的规律。 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一切的预设了然于胸,做剑胸中有丘壑,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其次,需要深入了解学生。教学实践证明,备课要求我们全面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思维规律等,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式,解读文本会有哪些感悟,有哪些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肯定、鼓励、引导、矫正。多预设“如果”,多预设“怎么办”,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表现得从容不追,游刃有余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可以这样预设:如果学生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如果学生一无所知,我该怎么引导;如果学生议论纷纷,我该怎么调控……
其实,说到底,有效课堂,是精心预设的衍生品,只有精心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也才会有课堂的有效,真正展现课堂的魅力,展现教师的魅力。
二、即时评价,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课标》明确指出: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发挥着激励、规范、引导等一系列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评价手段运用得当,可以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一步步走向优异和卓越。由于即时评价能够对学生进行当场评判,使学生它即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它是课堂学刊评价中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即时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以“激励”为基调; 其次,要以“规范”为目标; 再次,要以“引导”为抓手。
当然,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教师口头评价之外,还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如赞赏的目光、信任的微笑、诚恳的点头等,可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另外,发扬民主,由学生评议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善于反思,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后盾
教然后知不足,课后反思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我们课后应从新知导语、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反思,并加以改进。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环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与优化问题。相信这样的课堂会越来越灵动,真正做到高效优质。
四、创设情感氛围,促进学生发展
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能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有效性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教师需要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生物,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