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地学习
(2020-01-23 22:27:35)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苑捷
今天,市教育局在军城中学召开了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会,我有幸应邀参加。期间,参与了两节听课(分别是乔庆彪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乔顺龙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 )并且一届课例研讨(主题是“如何进行高效自学”)。乔庆彪老师的数学课足能够称作独特,作课老师因故缺席,课堂完全由“学生自己操办”,自己主持自己组织自己展示自己检测;乔顺龙老师更是别具新意,整整一堂课,话语不过十来句。虽说会议时间仅仅半天,印象却很深刻,感触也很多。
研讨会上,我结合两节听课谈了对自主学习的三点看法。
1.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教师指导。数学课上,学生很有秩序也很活跃,一组展示完毕紧接着二组矫健上场,二组展示完毕之后三组整齐亮相,组长组织下,小组成员精神饱满落落大方。物理课上,学生的表现同样不俗。学生的一举一动的背后,我却忧虑得很。一则,原本应该是紧密学习集体的孩子们却相当松懈,想起了句老话“老死不相晚来”,一个个对同学的热情展示无动于衷,不论对与否错与否完整与否片面与否,全然不顾,他们的关注点仿佛就在于“你方落幕我登场”,显然,他们还不擅长展示,尤其不能做到倾听他人的意见建议和借鉴他人的长处避免类似的失误;二则,尽管数学老师不在现场,透视物理老师的表现,观察学案,我注意到,八开篇幅的纸张密密麻麻,有高效预习(其实就是把课本重点内容搬到了学案上)有重点解析(其实就是典型例题或是相当课本难度或是延伸的内容)有学习总结(无非是学到了什么甚至可以说课本讲了什么)有课堂检测(无非操练性质学以致用嘛),而重要的环节,比如学习目标是哪些、新知识和哪些旧知识联系密切、自学过程中会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表达梳理具有个性的思考等等,丧失了这些,自主学习的课堂只能打着“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幌子实际却是“乱乱哄哄杂乱无章”,为什么杜郎口洋思的课堂有魅力,由于他们先行的是扎扎实实实实在在掷地有声的学习指导;三则,学习指导是漫长而逐步提高的过程,看得出,学生热情高高老师热情满满,遗憾的是,效果远远难及老师的希望,原因很简单,课改是有过程的是会伴着挫折的乃至会受到强大冲击的,谁也别想当然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古人说,欲速而不达就是这个道理,军城中学很有名,中考成绩名列全市三甲,可是,纵观教学行为资源意识的强差人意,说明了与时俱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问题意识是自主学习的灵魂。两节课下来,我感触很深,勤奋热情的学生们,你们只是在一味的“鹦鹉学舌”,换句话讲,课本说什么我就说什么最好毫厘不爽!新世纪的学生,崭新的学生,思维灵活,视野宽阔,怎么能够如此拘泥呢?乍一走进正比例函数图像,学生的问题情况可以说成“应该铺天盖地”。好端端的正比例函数,做图像为什么非要经过“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列出表格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会是条直线?应该怎样描绘这些直线?等等等等。让我们面红耳赤、萎靡不振的是,学生们竟然一个问题都没有,似乎一切都是天造地设顺理成章。物理课程,生活随处可见的升华凝华现象,可谓和生活联系密切,学生们却熟视无睹,只会说“钨丝、樟脑球、雾凇”教材提及的内容,没有丝毫的发现和主张,我们只能说痛心疾首。有老师说“孩子们没有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老师说“学生们思维层次浅显”还有老师说“孩子们学习经验不足”,这都不是根本,重要的是,问题意识被自主学习“堂而皇之的排挤了、忽略了”。问题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调动和激发的。为什么咿咿学语的小孩子整日问个不休?原因在于他们时刻感到世界是新鲜的是有趣的,更何况还有爸爸妈妈不休止的夸赞呢。父母的表扬在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发面强化方面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学习学习幼儿教育。我们承认,数学抽象思维含量高,没关系,教师的引领作用正体现在这里。循序渐进是培养问题意识常用途径。通篇都交由学生自学完成,初期是不大可能做到的,特别在有限的时间内。例如,老师引入,“七年级时,我们认识了形形色色的函数图像,有直线的有曲线的,大家知道这些丰富的图像是如何得到的吗?请大家利用自学10分钟时间自学教材83页,仿照完成y=2x的画图。温馨提示:画图要经过几步,每步都要注意什么?你还有其他崭新的问题吗,开动脑筋,老师期待你的回答!”。在大力号召、积极引导、暗示期待、鼓励赞许下,相信学生的问题意识、表达能力会一天天的好起来。但前提是,老师要深挖教材,教材挖掘的越深入,老师领会课标越透彻,引领能力越强,孩子们的问题意识越能得到、得到激发,并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分层展示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是件苦差事,偏偏对于现在的学生,没经历过什么挫折什么困难,要让他们吃点苦,不大容易办到。抽象和严谨的数学学习世纪更加枯燥无味。老师要做的,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快乐和幸福或者切实见到数学的价值,没有这些,自主学习的路不会走太远。如何让孩子们幸福?只有一点,通过自学,得到了许许多多的收获,而且能够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和肯定!数学案例中,观察学生的展示,没有见到兴奋点,不过光秃秃的教材内容的复制而已,而且,一组这样说,二组再复述一遍,三组四组同样没有新意,物理课堂同样这样,我感到很疲惫。料想,其他听课的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分析原因,课堂展示一拥而上,没有指责没有分工我行我素。失去了层次,意味着教学也就失去了滕托跌宕波澜壮阔欢欣鼓舞振奋激昂,课堂好像余文森教授形容的“27、28度的水,没有冷度,没有热度”。分层展示,预示着学生要合理分工,A做什么,B做什么,全都井井有条,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动议偷袭一头的乱窜。合理分工的含义有三点。一是都有任务都有机会,没有游离活动之外的个别学生因而最大努力避免了差生的出现;二是都有些收获,优生有高层次的感悟,中等水平学生有大众的领会,学习困难的也能够获得必要的技能本领,因而,他们都能感到不同程度的喜悦;三则,学习出现了梯度层次感有了合作的必要和倾听的可能,拿正比例函数图像来说,学习困难的能够学会顺利做出不同函数的图像能认识图像的性质,中等学生可以清晰描述不同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优秀学生还能够在“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的高度进行驾驭,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才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分层展示,互相学习相互提高,还可以帮助不同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形成学习的驱动力。
猛然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对联“头重脚轻根底前,嘴尖皮厚腹中空”,不禁一震。数学课堂提倡深邃,拒绝浅表,欢迎厚重,抵制轻浮。刘良华博士说,学习的唯一何方定义就是自学。我要强调的是,具备了“明确指导、问题意识、分层展示”的自主学习才是真正的自学才会让课堂真正走向和厚重,才会打造出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