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生发问的语文常态课堂
(2020-01-19 22:22:41)
标签:
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郭青松
构建学生提问的语文新常态课堂,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完成对文章的阅读后大胆地提出相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质疑。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后,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在课堂教学中,心理安全需求是教师往往容易忽视的部分。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中表达。
第二,要引导学生注重课前预习。学生在预习时,会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等待着在课堂之上寻找答案。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他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就会像活火山一样喷发,涌现出巨大的能量。作为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勤于思考和发现问题。
第三,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教师要以学生的视角对将要教授的文章内容进行认真阅读与思考,尽可能全地提出各种可能性的问题。好的教学设计是好的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把握住了最基础的部分,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向前迈进,也才能更恰当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改变以教师提问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自主提问,不断激发学生的向学之心、乐学之心,使学生从一种被学习的静态过程中积极地转化为一种要学习的动态过程中来,构建学生发问的语文课堂新常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