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阶梯式分解”
(2020-01-06 23:16:12)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优学”与“优教”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阶梯式分解”策略,可以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分解为2个区域、6个基础模块,细化课堂流程与重点,并帮助师生内化于心。
聚焦1 课堂属性与提高途径
课堂内涵具有多种属性,最基本的是两种:一是课堂质量的内生性——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生命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养;二是课堂质量的学科性——学生在学习中达成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高度。学科性质量是载体,内生性质量是归宿,这两者是有机融合、不可割裂的关系——离开学科载体去追求基本素养,已经被证明是不可取的;只重学科质量而忽视立德树人、忽视基本素养,则是舍本逐末,脱离教育本真的做法。在中小学课堂中,将内生性与学科性融为一体,将为学科教学升级,为学科教育找到正确的途径。
中小学课堂可以从2个区域、6个基础模块来提升质量。
第一个区域,优化学生的学。在这个区域中,包括5个基础模块:倾听、阅读、交流、思考、实践。中小学课堂应该在温馨的环境、适宜的温度下,优化学生的倾听、阅读、交流、思考、实践能力。仔细研究这几个模块,研究其与学生生命发展基本素养的关系,研究其与中小学学科课程标准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模块既具有强大的内生性,奠定了学生生命发展的基础,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学科性,决定着学生达成课程标准即学业水平的高度。
第二区域,优化教师的教。这个区域中只有1个基础模块,即“协助”。教师要协助学生优化学习方式,优化5个基础模块,提高课堂的内生性质量与学科性质量。“协助”既定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又定位了“优学”与“优教”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
聚焦2 将课堂“阶梯式分解”
很多时候,教师一直在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认真阅读、积极交流、深入思考、勇于实践,但实际上,大量学生仍然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对倾听、阅读、交流、思考、实践这些模块进行必要的“阶梯式分解”,导致了学生不清楚如何操作的现象。
聚焦3 “优学”与“优教”
阅读。高质量的阅读是动手读。在中小学的常态课堂中,可以将阅读分解为3个细节点:动手读文、动手读图、动手读题。动手读文可以再分解为动手作标识、动手作注解、动手作概括、动手作感悟,等等;动手读题也可以分解为远望、近观、检索、变通等元素;动手读图则可以分解为是什么、有什么、干什么、表现什么等内容。
交流。交流亦可分解为3个细节点:一是确定交流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明确,核心知识才交流,核心知识中一半以上学生难以掌握的才交流。如果不该交流的也去交流,不该合作的也去合作,那只能是白白浪费课堂时间。二是激励、指导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激励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指导他们学会双向交流。双向交流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陈述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评价,它们也应该进一步分解,否则学生就不能围绕问题进行有条理的陈述,更不能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恰当的评价了。比如,问题评价就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说得清晰的是什么、尚有不足的是什么、建议与补充有哪些等内容。三是交流的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两人分组、多人分组、自由分组等多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确保良好的课堂效果。
思考。决定思维品质最核心的元素是洞察、推演与变通。为了将这些元素通俗化,教师可以将思考模块分解为“课堂三追问”:追问是什么、追问为什么、追问还有什么。“追问是什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两个层级,问题属性与问题系统。“追问为什么”可以分解为事物为什么这样、从哪里来、向哪里发展、到哪里去等层次。“追问还有什么”可以分解成两个层次:问题没能解决时,追问还有什么新的角度;问题解决后,追问还有什么其他的思路与解法。
聚焦4 内化课堂细节点
运用“阶梯式分解”策略,可以将“优学”、“优教”的6个基础模块在第一阶梯内分解成18个细节点,而这18个细节点还可以继续进行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的分解,一直到所有学生都能够完全掌握为止。但是,仅仅分解是不够的,还应该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这18个细节点内化为师生的18个习惯。只有师生一起练就“18般武艺”,学生才能训练出基本素养,教师才能在解放学生的同时将自己也解放出来。
如何把这些细节点内化为习惯?可以把它们做成微课程。第一,先把18个细节点作为校本教研的专题,加以研究。通过校本研究,学校可以明确各个微课程的目标,结合教材敲定具体内容,研究实施方法,制定评价机制与标准,安排时间和计划。第二,教师要把研究的成果作为常态课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按计划加以实施。教师还应该依据教学内容,在每节课上用两三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优化学习方式方面的指导。大约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基本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再坚持半年,很多学生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第三,18个细节点要同时进行优化。如果同时优化会让师生觉得困难,学校可以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先选择几个基础模块加以实施,寻求突破,然后再全面推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