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0-01-05 21:46:05)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尹 华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学生的收获有多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强化目标意识,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指引着课堂的全过程。现在,许多课堂中充满了目标缺失、目标越位、目标错位的现象,这些都是造成教学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通读并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各单元训练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课堂目标。课堂目标切忌流于形式、面面俱到,这样会导致教师上课时思路混乱,教学中心游移不定。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围绕课堂目标精心设计,选择恰当的策略和方法。强化目标意识,可以帮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优化教学结构,可以帮助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只有重视上述的“强化”与“优化”,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组织一些有效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是点燃“火药”的过程。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以指导者的身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和谐氛围,促进积极参与。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精神焕发、思维活跃。有时候,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应。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

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需要所有教育者不断探索。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到新课改之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来源:中国教师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