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课堂增值五分钟的实践与思考

(2019-12-23 17:33:21)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研究
理科的学习一定要“深”,文科的学习一定要“广”,而数学作为思维训练的体操,结合学校本学期提出的“课堂增值5分钟”活动,我做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抓好课后5分钟的自评归纳时间,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提升学生学习的统筹性、拔高学生学习的高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进行增值。
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尝试,就没有探求、交流的冲动。要不然,就是讲者如对牛弹琴,听者则不知所云,如果缺失了交流的平台和基础,就没有讲评的针对性,哪有学习的有效性可言。
新教师的最大问题就是眼中往往只是一个个独立的题目,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有经验的老师则会充分利用学生刚刚学完的时机,趁热打铁,进行及时的归纳提升。从而避免了学生陷入题海,而不知回头是岸的情形。所有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找到原型,紧扣公式,不管题目如何变形、难度如何提升,心里有底,遇问题,就能冷静分析。所以我经常给学生讲,沉住气,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我们不是被所谓的难题打死的,而是被其外在形式吓死的。
二、通过捕捉学生暴露的问题、穷追猛打、追根溯源、理顺思路,达到切实纠错进行增值。
不管是提问也好,还是板演也罢,要善于捕捉学生暴露的问题,特别是潜伏于学习中的不易发现的 “地雷”,逮着问题、穷追猛打,追根溯源、理顺思路,达到切实校正的效果。从而避免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空对空”的低效现象,你讲的不一定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所需要的你不一定能发现得了。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错误”的认识是不对的,一个是有错不改,认为我知道那儿错了,下次就能改过来;甚至有的学生用铅笔做,错了,干脆擦了重写,当然这还是一些好学生。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的思维定势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遍是正确的,第二遍想做错都很难;但如果第一遍是错误的,花费两到三遍的功夫,都可能难以根除。所以我经常问我的学生你做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应付、还是习惯了?而作业的目的就是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好不容易发现了,如果你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放过去了,那你的所有辛苦就白费了。就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掉一个,那就是你不会学习的原因,累死你活该!
所以当学生暴露问题之后,我们应当暗自窃喜,又挖到了一个地雷,排出了一个隐患,特别是学生的板演,多好的一个反面教材,让所有学生都引以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为老师,还应快速判断、分析原因,进行强化、变式的巩固训练,真正做到讲一个、透一个,不讲则已,要讲必透。当然要避免就题讲题的现象,如果那样就索然无味了。
在讲幂的运算时,就有同学在板演时出现了 的状况,我没有让学生草草带过,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分析出错原因,一是整体思想还没有建立,而是随意推断,想当然的得出结论,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学不好的原因,缺乏推理的严密和证明的严谨。虽然课堂气氛显得冷清,但我觉得思考后的顿悟总比浮躁的热闹要有实效得多。二是我还为学生证明了上式的错误,澄清了为什么,顺便捎带为后面乘法公式的学习作了一个铺垫。
三、通过预留选做,拓展提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深层思考进行增值。
只要学习内容和时间允许,每堂课我都要预留一到两个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独立思考,课上交流。因为我一直认为。当他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之后的顿悟、喜悦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和奖赏,这也是对学数学感兴趣的原因所在。所以我们经常说数学学得好的孩子不是我们老师教的,是学生自己学的。相信这样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学生受益终生的。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如何准确把握教育的时机,对教育的是否成功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好“黄金5分钟”,做好及时归纳总结、查缺补漏、拓展提升以及学法指导,相信不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老师的教学都会起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