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提问的多样化

(2019-12-20 21:25:35)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张淑贤

——《提问技能训练》的感悟

课堂提问是在教学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各方法,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课堂提问用得好,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的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提问不呆板,不落熟套,师生之间“争论”的气氛浓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下面谈谈课堂提问的多样化。

1,判断性提问。其基本形式是:"对不对?""是不是?"教师举出一些容易搞错的似是而非的问题,让学生比较、辨别,确定它的是与非。这种提问对判断的要求有高低之分,如果是要求判断恰当而有根据,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是在益处的。那种把答案已经在问题中说了再问"是不是"的提问,则是没有思考价值的低级提问方式,不宜提倡。

2.叙述性提问。其基本形式是:"是什么?""怎么样?"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或思考对问题作出叙述性回答,它有利巩固已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

3.述理性提问。其基本形式是:"为什么?"要求学生讲清道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类问题的回答,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再现,有的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推理的结果,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4.扩散性提问。其基本形式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法?"教师提出这类问题,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想法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提问还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问题的提出应一定的启发性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要么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要么是对要讲内容的引入,要么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要么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等;无论怎样,问题的提出,除达到以上目的外,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或提出更多的问题。

2、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层次性

问题设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设计问题时,一是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程度;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3、问题的形式应灵活多变

课堂提问的形式应灵活多变,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怎样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是同一知识点引发不同的问题,也可以是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或者是由实验引发问题;或者是由理论进行应用等。形式多样化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保持听课的热情,模仿甚至掌握提问的方法。4、问题意识应贯穿课堂的始终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上课前提一、两个问题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或引入新课,或者是结束时提一、两个问题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或者是教学过程中提一些问题进行质疑等;虽然提问在课堂中存在,但并没有将问题意识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没有带领学生循着问题去分析教材获得知识以及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也就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课堂提问应循着教学内容的主线,由始至终地进行,让学生感知到所学的知识是自己一步一步分析得到的,同时知道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分析过程中遇到疑惑时提出新的问题,深化自己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诚然不够,应该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课堂教学真正呈现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生活有多广阔,学习内容就有多广阔”,教学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全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向的方法,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