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019-12-17 13:22:21)
标签:
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田长栋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扫除阅读障碍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实际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有疑问的词语。
一、根据词语所属的语言环境,把难懂的词语换成其他词语。
如果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语句的基本意思不变,那么就说明这个替换的词语与原词意思相同或相近。例如,“前些天天气还如同阳春三月,今天清早,气温骤然下降了10度。”对“骤然”一词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想一想,把“骤然”换一个词,看是否能讲得通,这样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突然”“忽然”,问题就解决了。再如,“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这句话中对于“竣工”一词的理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这句话,通过琢磨、思考,他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完工”。
二、想象语言环境所描述的当时的情景,在上下文中理解词语,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悟”。
这种“悟”出来的意思,学生可能说不准确,但已经不会对阅读造成障碍了。例如,“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在理解“踉踉跄跄”一词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想象当时武松吃醉了酒,不听店家劝告,独自走上景阳冈的情景,一路上东倒西歪,走路不稳当的样子,那么“踉踉跄跄”一词的词意便迎刃而解了。再如,“他(叙利奥)写到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手,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回到床上去睡。”理解“蹑手蹑脚”一词,我们可让学生想象在那静悄悄的夜里,叙利奥为减轻父亲生活的重担,深夜起来替父亲抄写签条,又怕让家人知道不让他这样做,所以抄写完之后,他悄悄回房去睡。在走回房间时,他的动作一定很轻、很慢,怕惊醒家人,放不开手脚的样子,那种动作就叫“蹑手蹑脚”。
三、词语的上下文中往往就隐含着对该词语的解释。
例如,“地球是无私的,它慷慨地向人类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这段话中的“慷慨”一词学生不易理解,我们指导学生可着重理解“地球是无私的”,那么很自然地学生便会理解“慷慨”的意思了。再如,“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对于“应接不暇”一词的理解,学生如果读书经验丰富了,会发现后面一句话便是对这个词的很准确的解释。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我们要指导学生从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不断感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