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冲突”,语文课堂的一抹亮色

(2019-12-15 10:05:46)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冲突是戏剧的生命,“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这是戏剧创作的至理名言。同样在我们语文教学中,那种顺理性的思维也往往激发不了学生的认知激情,形成不了主动探求的意识。相反在教学中提出与前面相违或相逆的观点,让学生“思维冲突”,却反而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的火花,身临其境的体悟到作者的情怀。为此,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关注“思维冲突”,让其成为语文课堂的一抹亮色。

. 把握契机,捕捉“思维冲突”

最近本人在教人教版七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就意外的与“思维冲突”来了次美丽的邂逅:正当我与学生在分析文中揭示主旨的那句话“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时,正当我陶醉在自己高谈阔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时,班里的丁侃同学发言了:“老师,我觉得这里的说法有问题,因为从小爸妈就教育我‘不要着眼于眼前的一小步’,而要目光远大、胸怀大志’,这不是矛盾了吗,我到底该听谁的?意外之余我不禁一喜,因为课堂上精彩的往往是这种生成的、有矛盾的问题。有矛盾就会有争议,有争议就会有思维冲突,有思维冲突就会让问题深入。于是,我发动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各抒己见。很快,有赞成书本的,也有赞成丁侃的。我则“两面派”,一边为文中的说理叫好,一边为丁侃的观点拍手。整个班都被这个问题带起来了,气氛非常热烈。到最后,同学们的观点渐渐趋同:丁侃的观点指向是“理想”,理想是应该远大,而文中的观点指向是“实现理想的践行”,践行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踩结实。看着同学们从突然到若有所思并转而会心一笑。我知道,这次“思维冲突”已经有了它应有的价值。

. 巧设提问,建构“思维冲突”

我们知道冲突是不和谐的因素,但冲突又往往能导出正确的方向,开启学生的心智。同备课组的一位老师在任教莫怀戚的《散步》时就有意识地建构了这样的“思维冲突”,他先出示了问题“我看到了一个 的家庭”,同学们阅读后纷纷填上“幸福”,“天伦之乐”,“和谐”等词语。很显然,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家庭中浓浓的爱意。在一一表示赞许之后,老师突然抛出一个与他们相违背的观点:“我倒觉的和谐中也有不和谐,因为文中有个词语分明很刺眼——分歧,你们说呢?”这下学生们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分歧’上来了,什么分歧?为什么会有分歧?分歧怎样解决的?课堂就随着这些问题渐渐走向深入。最后‘不和谐中的和谐’,‘分歧中的爱’这些认识也就水到渠成了。

该老师在这里以‘分歧’发问,有效的给学生建构起了思维上的冲突,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个思维上的冲突也就成了我们所说的教学的契机。

. 深入解读,寻觅“思维冲突”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愤或悱的状态说到底就是思维冲突。高明的教育者不会坐等这种状态的到来,而是自己深入文本解读去创设这种愤、悱状态。刚刚结束的省优质课评比中,有意思的杨聪老师在解读《云南的歌会》时抓住了一个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意思”,他在让学生们充分感受文章“有意思”的内容(有意思的云雀、有意思的唱法等)之后,话锋一转:“有人说文中第四段中环境描写会冲淡主题,很没意思,不如去掉,你们认为如何?”正是这个独具匠心的一问使学生思维陷入了冲突之中,学生的思维自主性也得到了全面的激发。从整节课来看这个环节为表现“发掘人性中优美、自然、鲜活的生命形态,以唤醒那些在尘世风烟中渐次迷失的灵魂”这个主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也让整个课堂呈现出起伏变幻的曲线之美。如果说“杨聪式结尾”还是技术之作的话,那么这个“思维冲突”环节的设置则是艺术之举了。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的职责决不是将这些明白晓畅的道理传给学生,而应该把学生这个主体驱动起来,引起学生思维冲突,让学生的思维在冲突中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浅薄走向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冲突”理应成为语文课堂的一抹亮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