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育繁星点点
教育繁星点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8,083
  • 关注人气:5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

(2019-12-08 20:23:00)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片段观察记录】:

[片段1]

师提问:请同学们打开书第6页,我们一起看一看,小明他们几个人制定了什么样的读书计划?在制定计划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坐姿端正,按照老师的要求打开书。

(这一提问是个很好的开始,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半分钟)

[片段2]

师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1:这本书共192页。

2:我每天看32页。

3:小明几天可以看完?

(题目中的信息较多,在学生找到信息之后,明确要求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方向性,不会提出一些其他运算的问题,效果较好。)(五分钟)

[片段3]

当学生列出192÷32的算式之后,师提问:怎样计算192÷32呢?与前面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学习的除法中除数是整十数,今天的不是整十数。

师: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看作一个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呢?

生:可以。

师:把它看作多少呢?

生:可以看作30.

师:为什么?

生:因为32比较接近30.

(本课的难点就是把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教师的提问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突破本课的难点,并且让学生很有兴趣地在研究,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并且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六分钟)

[片段4]

讨论192÷39的计算方法,学生的回答有两种,一种是把39看作30来试商,另一种是把39看作40来试商。师提问:为什么要把39看作40来试商?

师继续提问:刚才我们把39看作40来试商,如果除数是57呢,68呢?

学生回答积极。

(这次提问,当问到为什么把39看作40来试商时,学生很少举手,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如果将问题改成哪种更准确呢?学生就能较轻地回答这个问题了,并且能体现准确估算的重要性。)(八分钟)

【研究项目】: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

【频率呈现】:本节课中,回答人数30人次,有效回答25人次,教师提问18次,有效提问15次。

(提问:有效提问=1815

(回答:有效回答=3025

【时效分析】:教师的提问设计目的明确,但个别提问开口较大,导致学生的回答没有指向性。

【观察结果分析】:

从以上统计及课堂观察可以看出:

1.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应充分预设学生的回答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能造成只偏向一个回答的情况,同时要注意关注个别突发情况;

2.课堂提问的指向性要明确,开口设计不宜过多大,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3.课堂提问也不能过于单一,如果只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这样的问题不如不提,要设计一些有思考深度的问题。

课堂即时生成的,也是预设的,。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教师在课堂提问上要深刻体会到这一点,让我们的课堂提问有效性逐渐提高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