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点拨方法”
(2019-12-08 19:29:20)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一、循循善诱,引向深入
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这和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也能答出一二,旦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应该在肯定学生认识方向的基础上启发诱导,顺势点拨,使其认识更系统深入。
二、造阶梯
当学生遇到难度较大问题而感到束手无策时,教师应在认识彼岸路上造阶搭梯。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发散聚合
思维可分为两种形式: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对一个事物或一个问题的看法或认识,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考证,得出结论。因此,发散和聚合两种方式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应当是紧密联系的。如小学生由于知识年龄等方面特点,认识问题有时片面,这时教师就应用时进行思维方式点拨,提高思维认识。
四、归谬正误,转变认识
当学生对一个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予以否定,难以使学生信服,旦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就应让学生认识错误的根源所在,使其他幡然醒悟,转变正确的认识这就是归谬法。
五、善用“点拨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