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生活的音符在习作中流淌

(2019-12-05 13:43:59)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钱小平

每个星期的星期三下午两节课都是作文课。一到下午,我的心情总是很沉重。按照惯例,第一节课我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第二节课便让学生打草稿。教了多年的作文课,我觉得自己真是“吃力不讨好”。作文指导课上,我满怀激情,讲得筋疲力尽,板书写了一黑板,而学生并不领情。每次,当我让他们谈谈自己打算写什么时,不少学生一脸的困惑,有口说不出。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件童年趣事,有些同学竟然不满地叫起来:“老师,我的童年中没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然后,便很不情愿地苦思冥想起来。可想而知,在这种心情下写成的作文自然是缺乏“生命力”,无人“赏识”。长此下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就“荡然无存”。

俗话说得好,“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这学期,在教学中偶然发生的一件事竟然使我的作文教学有了起色,让我对作文教学又充满了信心。刚开学不久,我要为外校的老师上一节科学课。几天前,我就布置学生星期三下午每人必须带几条金鱼到校。那天下午,我来到班级里,发现学生没有像平时那样认真地阅读课外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围着金鱼缸指指点点,有说有笑。教室里就像一锅沸腾的水。我非常生气,本想狠狠训斥学生们一顿,再让他们立即把金鱼送到实验室去,免得影响下面的作文课。但一看到同学们那兴高采烈的样子,又取消了这个念头。今天下午索性就让学生写鱼吧。当我把想法告诉学生们时,他们竟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看到学生们这么开心,我的心情也轻松起来。在写作前,我与学生们进行了三个方面的交谈:

话题一:谁能说说你是怎么买金鱼的?卖金鱼的地方一定有很多鱼,你为什么要买这几条鱼呢?因为刚刚买过鱼,学生的体会特别深。凡是亲自去买鱼的同学都积极举手,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买鱼的经过。一位长得胖乎乎的男孩说:“我买的这几条鱼特别大,游得欢,一定能养好长时间。”一位很文静的女生喜滋滋地说:“我喜欢颜色鲜艳的金鱼。你看我的这几条鱼就像穿着一条条花裙子,多好看哪!”“为了买金鱼我还和妈妈吵了一架呢!”一个小调皮抓着脑袋不好意思地说,“妈妈不放心我去买金鱼,她偏要替我买,我又不愿意,我们便吵了起来。”

话题二:今天,大家把金鱼带到学校,一定很不容易吧?请大家谈谈第一次带鱼上学的感受。学生们的情绪更加高涨了。教室里,一只只小手如雨后春笋,一张张小脸涨得通红,流露出兴奋。平时懒得举手的孩子都跃跃欲试,急于倾诉。我一边与孩子交谈,一边帮助孩子梳理思绪,纠正表达中的欠缺之处,表扬发言中的闪光点。

话题三:同学们,我们教室里有这么多缸金鱼,简直是“金鱼大比美”。让我们评一评谁的金鱼最好看!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我让学生们离开座位再次观看一下他人的金鱼,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定要说出金鱼美在哪儿。

在交谈完毕之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定题目,当堂写稿。这次作文选材多样,内容丰富。作文题目有《买金鱼》、《带金鱼上学》、《我爱小金鱼》等等,还有一位同学写了《犯错误》一文。文中写他看金鱼时与他人发生矛盾,受到老师批评的事。委屈之情溢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合情合理。学生们在文中写道:“这里的鱼可真多啊,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白的、有黑的……五彩缤纷,让我眼花缭乱。我又喜欢这条,又喜欢那条,不知道该买哪条好。我左挑右选,买了两条桔红色的小金鱼。别看它们小,但是很机灵。”“吃完午饭,我提着鱼缸一蹦一跳地上学。路上的行人都好奇地朝我的鱼缸看。走到幼儿园门口时,我才发现缸里的水都已溅到身上了。糟了!缸里的水都快没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再也不敢蹦蹦跳跳的了。走着走着,手上的鱼缸像一块巨石一样沉甸甸的。天哪,妈妈为什么买这么大的鱼缸!我一步一步向前挪,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鱼缸落地,不仅鱼缸破了,几条可爱的小金鱼就连小命也保不住了……”

读着学生各具特色的文章,我感受颇多。我觉得这次作文课有这样几点可取之处:

充分感受生活。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变幻莫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应有尽有。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的小学生能注意到吗?能品味到吗?也许这一切又如闪电一样在他们的大脑中稍纵即逝,甚至不留下一丝痕迹。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则应成为学生的同路人,提醒他们,拨动学生的“情”弦,开启其心灵之窗。“第一次带金鱼上学”这件看似很平常的事在我点拨之后,学生真情涌动,买鱼的焦虑,带鱼上学的担忧以及赏鱼的欣喜交织在一起。叶圣陶先生认为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他认为:“作文的自然顺序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所谓文章有感而发,口说真话,笔抒真情。学生一日的生活虽看似平常,其实不一般。记忆是一条长河,一件件小事便是长河中跳跃的浪花。教师以成人的目光捕捉到小小的浪花,推波助澜,可在学生宁静的心灵里掀起巨浪,从而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

提倡实话实说。很羡慕“实话实说”栏目的前主持人崔永元。在他的节目中,无论男女老少都能侃侃而谈。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说的都是自身的事,熟悉的事。而崔永元一句朴实的话语都能在不经意间推波助澜,使每一位参与的人都会流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为说话创设了一个交流的空间,让每一位谈话的对象有话可说而又无所顾忌。我们的作文教学何尝不希望这样:围绕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创设讲话的和谐氛围,指导学生表情达意,这不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吗?在这节课中,我与学生谈笑风生。教室里笑语阵阵,学生们发言踊跃。他们无所顾忌,畅所欲言,为写作垫定了扎实的基础。

尊重学生个性。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审题,常常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围绕特定的题目选材,再加上老师指导太多,喧宾夺主。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文章大多雷同,文字生涩,学生又怎么会写出如此灵动的语句来?在这次作文课中,我从生活入手,让学生自主选材,自由定题,尊重了学生的意愿,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写作的交际场,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写,才会让学生思维飞扬。

是啊,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教师多给学生创设一个遐想的空间。高尔基曾说过:“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使它成为熊熊烈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我们语文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走近生活,认识生活,交给学生一双洞察事物的双眼,一颗多愁善感的心,让学生从心中喷薄而出的激情化为写作的热情。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