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化学新课程要注重提升课堂提问艺术

(2019-11-28 16:59:50)
标签:

教育

课堂

化学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提出:“教师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课堂提问艺术是化学新课程组织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运用语言调节能力,合理设置化学课堂提问的教学设计,顺利形成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语言环境。   一、积极探究化学课堂的语言艺术

化学教师要不断研究和运用优美的语言艺术,努力提高课堂提问艺术的表达能力,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有效增强化学教育的艺术感染力。

化学教师要注重提问语言艺术的层次性和美感,切实增强语言艺术的形象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开发和利用“化学谜语”、“化学故事”、“化学诺贝尔奖”等探究活动,通过将专业的化学语言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将抽象的化学原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将枯燥的化学概念置换成有趣的生活和学习具体应用。

积极结合校园文学社和校刊校报,开展“化学与语言艺术”学科互动活动,诗词、成语和俗语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艺术瑰宝,而这些语言艺术蕴含有丰富的化学原理,巧妙运用化学视角,师生共同解读李商隐《无题》中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有明代于谦诗篇《石灰吟》等。

化学课堂的提问语言要生动幽默、妙趣横生,才能促进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充分利用“大众化学”、“趣味化学”,可以促进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坚持科学性和准确性相结合,积极创设化学新课程的乐学情景。

二、严格把握课堂提问的科学原则

1、积极构建课堂提问的互动渠道

化学新课程要科学设置课堂语言的互动交流途径,着眼发展多元化的课堂语言交流,可安排教师合理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既有学生单独进行个人探究,也有师生之间、探究小组相互提问,推出课堂提问的探究大平台。

、严格紧扣化学新课程标准,重视教材内容的层次感,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设计化学教育的课堂提问时,不能简单地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之类来进行思维方面的浅层次提问,当然更不能不分主次,只管一味发问,这样会使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启动状态,就会感觉师生课堂对话形式单一乏味,缺乏创意,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时要分层递进,细化分解化学课题的教学目标,促使不同层次学生自我考查语言能力,逐步内化每个学生的语言发展需求,鼓励学生提出个人创见,促进他们语言艺术能力的全面提升。

2、合理设置课堂提问的难度系数

相关教育研究表明:课堂提问难度必须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问难度系数则用H表示,当难度系数H处于0.3-0.8之间,则可视为适中,其计算公式为H=1P/W(H-难度,P-通过人数,W-全额人数),当提问难度系数H0.8,问题难度过大,则不能积极诱发学生去主动探究。当提问难度系数H0.3,那么课堂提问的深度就太过于浅显表白,课堂情绪表面上热闹非凡,却不能真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激情,更谈不上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歌德提出:“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化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设计每个问题, 设计出广泛联系生活、生产的新情景和新问题,给学生有充足的社会和环境适应性。

如果只用唯一标准答案,给学生提供教科书参考答案,将就无法形成课堂提问的独特风格,因而要大力倡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同法,不求统一但求创新,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解题技巧、表达规范等语言方面训练。

三、全面提升化学课堂的提问艺术

努力为广大学生创造多种课堂提问的锻炼机会,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胆识和信心,让每个学生都会敢说爱说,获取学生语言方面的深层发展。

1、引导方法:合理确定调整课堂设问的诱导方法,教师要善于运用轻松的鼓励语言,“你再想一想,‘水的净化方法’分别有哪四种”,“坐下来与同学交流一下,再发言好吗”?

2、重复方法: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重个体差异的层次性,“你再说一次有关‘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行吗”?“我再重复一次,你认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有哪些’”?让学生的思维情景被眼前的耐心等待所触动,深刻体会到被尊重的心理满足需求。

3、安慰方法:“快点说”,“没想好就别说”等消极语言,会严重挫伤学生主动表达的积极性,因此课堂设问时必须要理解学生激动的迫切心情,“别着急,回答化合反应可以从概念、形式、分类等方面入手”。及时规劝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这次可要听好啊,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4、转移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大胆表达,也不能着急,应该用商讨的语气,轻松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等一下再和老师单独交流”,“现在先请其他同学谈一下看法”。

5、降低难度:酌情降低问题难度系数,适度转化课堂提问的角度。认识催化剂巧妙切换为:“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那么二氧化锰能否作为氯酸钾的催化剂吗”?当学生准确回答无误,当场表扬应该注意措辞适量,其内容要具体中肯,让学生知晓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便于鼓励向更好的语言水平积极发展。

6、直面坦白:化学教师要解决学生提出的理论界争议问题,就要求自己不断丰富精深而广博的化学知识,拓宽化学教育的科学理论,“抱歉,我也无法准确回答”,“有关臭氧的功与过,我需要马上查询资料”。

化学教师十分巧妙运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誉,营造出和谐、开放的课堂语言交流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艺术的教学机智,提高学生的语言应变运用能力,广泛开展课堂内外的语言沟通交流活动,学生自然产生想说要说的强烈愿望,并逐步发展为敢说善说,共同督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努力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天赋和创新思维能力。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