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题意识从哪里来

(2019-11-10 22:29:54)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学生学习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问题意识的缺失。问题意识的缺失又在于对教材的死记硬背,缺少对教材的思考。要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成就,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从哪里来?

教材的深度解读中发现问题。阅读教材,要学会分析教材的论证层次,对于每一论证层次都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又要侧重于去分析为什么。分析为什么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发现问题的过程。因为通过思考为什么,会引出知识之间的前后关系,会发现知识的盲点与薄弱点,明白努力的方向。

作业练习中发现问题。作业练习中差错的题目,其实就是自己的问题所在。对照差错与教材,会发现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或者教材解读的不够深入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

在“胡思乱想”中发现问题。“胡思乱想”主要运用于知识的复习环节上,具体就是对一章节内容或一本书内容进行回顾复习。“胡思乱想”侧重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理清知识逻辑关系。遇到知识之间逻辑关系不清的、不能合理做出解释的,就是问题所在。

在课外材料的阅读中发现问题。课外阅读是教材内容的补充与延续,也是教材内容与现实问题的有效结合点。通过理论来分析实际,从具体材料中抽象出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这个联系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理论解释材料的疑惑,这就是问题。

在自编练习中发现问题。自编练习能够增强学生对周围实际现象的兴趣,发展他们看出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这不仅决定着知识的深度,而且决定着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自编练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相互提升的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脑力劳动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一种在日后实践中更完善地运用这些知识的志向。

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或者是时政沙龙的形式,通过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或者就同一问题头脑风暴的形式,给自己思想产生思考的火花,发现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