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乐园

(2019-11-09 10:39:07)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张宝梅

21世纪的小学生对教师围绕一本语文书,要求读写背诵一个学期的做法已深感厌恶,对教学毫无创意的教书匠式的教师也不再喜欢。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大量的信息、丰富的课外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如何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由厌学变乐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自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生命悄然来到我们身边,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

语文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动手制作、社会调查等形式来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语文教学的课程,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在抓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语文实践活动课,使语文实践活动真正地“活”“动”起来。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增强自我意识,勇于参与活动,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体现出“动”的特点,并将“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确实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从多彩的生活出发,开展课堂教学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日常生活,但又不能与日常生活完全割裂开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在教学《春的颂歌》一课时,为帮助学生加深对春天的印象,课前我组织了春游,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那刚钻出来的小草,树枝上的嫩叶,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微微的风,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春天的怀抱中。回到课堂后,先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看到的春天,然后再学习课文,并让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在春天吹拂下,小草吐绿,鲜花盛开,小鸟歌唱,蜂蝶飞舞……不经意间,孩子们已将感性的认识与抽象的文字联系在一起,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与生动丰富的语言融为了一体,并将生机勃勃的春天映在了脑海里。《调查社会用字》的语文实践活动,我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调查活动,号召学生走上街头,看到商店、餐厅的招牌上,商品的标签上有错字、别字就随手抄下来,加以整理。汇报交流后,学生们懂得了语文学习与社会沟通,并懂得了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书写规范汉字的良好习惯。

创轻松的活动环境,激发参与热情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的学生顾虑还是很多的,既怕老师的责备、抱怨,又怕同学的歧视、嘲笑。设置适合儿童兴趣的情境,会像生命的泉水一样催开含苞的花朵,开启儿童的心智。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给他们一个轻松自由,放飞心灵的思维空间。教学《鸟儿,花儿》一课时,我把孩子们带到了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学生们到了这样怡人的环境中,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蹦蹦跳跳,快乐得手舞足蹈。此时,他们的精神和思维完全处于兴奋和放松的状态,没有丝毫的拘束感。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不仅亲身感受了“鸟儿叫,花儿开,鸟儿花儿多可爱。”更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少不了鸟儿花儿,初步建立起了他们爱护花鸟的认识。

转变教师角色,做活动引导者

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我们要放手让学生“活动”,同时也要具体指导好活动的各个环节,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程序,使学生的主动性在活动中充分体现。

1、准备充分,合理安排。我们不能做“管事婆婆”,要相信学生“我能行”,全面放手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依据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合理安排任务,激起他们智慧的火花,培养活动能力。如《设计节日饰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前,我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如到小饰品店去看一看,问一问,了解丰富多彩的饰品制作形式,还可以问问长辈有关春节的一些习俗。活动中,先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设想,在交流中互相启迪,开阔思路。给足时间让学生制作饰品。指导学生写出简洁的设计说明,写清设计的饰品名称、制作方式、象征意义。活动后,给学生充分交流空间,让学生说清楚自己的设计,最后,用丰富多彩的饰品装饰教室,迎接新年。整个活动过程井然有序,充满乐趣。

2、放手活动,独立参加。实践活动课重在参与,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具体地指导下,积极动手实践,认真思维,灵活运用,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我在学生中开展的一次实践性较强,有着浓厚语文色彩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办文摘剪贴报活动,就是通过与同学合作的方式办文摘报,在活动前,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刊物和报纸,让学生想办法搜集对自己今后学习、生活有帮助,或者非常感兴趣的资料。并在班级内开展小型读书读报展示活动,借此,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促其主动参与。然后,引导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每个小组成员搜集的内容编辑文摘小报。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尽量少参与创意过程,内容的选定、版面的创编、报刊的命题由学生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决定。我只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予适当的点拔、建议,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态度给予及时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求异意识。创编结束后,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如班级的小报展示会;家长会上展示给家长看;将他们的作品贴在墙壁上……让学生精心创造的作品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给学生以成功感、满足感。学生们通过办文摘剪贴报,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还培养了学生课余时间自主读书、读报的良好习惯。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合与积累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合作的意识。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有走出封闭的空间,走向社会生活的实践,才能焕发新的活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这些未来的主人翁一定会尽情施展自己的个性与才华。我也相信,只要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语文实践活动的天地也会越来越广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