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

(2019-08-27 22:23:04)
标签:

教育

数学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马艳芳

阅读就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阅读有关数学材料和数学文本对话,用数学的观点理解知识,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在数学中,重视学生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是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有师易,无师难。”局面的重要手段,指导学生阅读,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很少有学生会把阅读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逐步学会阅读方法,使学生从愿意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逐步提高数学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激发兴趣是数学阅读的基础。首先,要用名家的言语来熏陶学生,数学家(如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到要进数学阅读,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逐步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在班级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说数学趣味题、数学小故事、奥数之星、口算竞赛、预习能手等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数学书籍、杂志,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渴望阅读数学文本,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会阅读方法数学阅读的根本。要取得阅读的良好效果必须有好的阅读方法。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平时的数学或练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做题读题时不够完整,往往句子只读一半,甚至只看数字,就开始动笔做题,这样造成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良好是阅读方法。先要把题目读完整再思考,有些题还要多读几遍。答案做好之后还要完整的读一读,再检查一遍。这是最后一遍阅读,即检查,经常能发现不正确的地方。这样做,就会养成学生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其一,要养成读书用脑的习惯;其二,要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能力;其三,在阅读过程中要养成动笔勾画重点,标记凝问的习惯。这种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固定下来,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其次,运用一些方法进行阅读理解。其一,比较法。例如,在学生学完分数加减法应用题时,对这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看似相同,而实际在题意和解答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让学生进行反复比较,理解题意,通过数量关系,分析出各题的解答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其二,重点字词理解法。例如“多多少”、“少多少”、“平均”等数学术语,让学生划出来,重点加以理解。

丰富多样是数学阅读的形式。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需要,可以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做好数学周记。数学周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把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可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例如:在学习完长方形的知识后,在周记中写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课桌是长方形的、教室是长方形的……”通过周记的写,让学生自愿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阅读有关的数学知识,去提验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学会对数学阅读的使用。例如:小明想用篱笆在房屋后面的空地上围一个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养鸡场,30米长的篱笆够不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后,还要学会用数学语言的表达。数学语言是自然语言的补充,是世界上一种通用语言,它的符号、图象、图表、句法和术语,能够帮助人们简洁明快而又深入地交流关系和新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应学会多种方式来表达数学语言。例如:《用余数解决问题》中,教师举例:10*3=3……1,这道题能解决怎样的问题?同学们踊跃回答,说了很多题目。通过学生说逐渐地培养完整语言表达能力。

获得成功是数学阅读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对阅读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注重过程的评价。每周可设阅读之星、讲数学故事大王、解趣味题能手、预习知识能手、数学周记之星等另外,要让所学数学知识及时得到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数学变得生动活泼,就要引导学生自觉注意到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数学关系和数字。例如:在教学生长方形周长时,让学生测量并计算自己的课桌面、自己的书本面。这样,把学生在课堂上和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加以应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快乐、体会到成功。

通过阅读发现小学生蕴涵着巨大的理解潜能。他们能用敏锐的数学视角,来捕捉现实生活中“数学”。阅读数学文本,可以使学生不断地触摸到数学的本质,可以使学生逐步走向从“要我读”,到“我要读”再到“我要读创结合”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从而彻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觉地阅读各种数学文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