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年级语文课堂如何才能扎实高效

(2019-06-11 17:45:16)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去年开始执教低年级语文,孩子比较小,那么小的孩子在自己面前简直就是一张白纸,我可以把它画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我更觉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我常常想教师如何讲授才能让低年级学生接受的更好?是不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意味着学生已达到了教学目标?怎样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才是扎实高效的呢?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一直存在着因为孩子自控能力较差,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导致听课效率下降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从问题设计、写字指导和阅读三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有效的问题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无关紧要的问题,或者没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对教学非但起到推进的作用,反而扰乱了课堂。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能抓住整节课的脉络,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解读。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问题的明确性。设计的问题要明确:一是要抓得准,摸得透,有的放矢。每次发问必有所为,或引起注意,或强调重点,或激发思考。二是要措词确切。用语一定要准确、恰当,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不产生歧义。

2、问题的适度性。设计的问题必须难易适度。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学生要经过一番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定的思考功夫,才能回答出来。

3、问题的激发性。 教师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具有激发性,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教材中主要内容的奇巧之处来提出疑问,以便让学生质疑争论;善于抓住课文中的重大线索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的深思。

4、问题的灵活性。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新颖别致。

二、有效的写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打好写字的基础。”写字确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字,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一手好字能与人终身为伴,能使人终身受益,因而抓好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意义重大。教师在写字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心学生是否会写,只看对错,而要正确科学的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还要具备严格细致的责任心和持久的耐心。

1、要让学生写的有兴趣。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让他们明白道理。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

2、将竞赛机制引入课堂。如作业星级制度。学生写字本批改采用星级评价制度。根据书写水平分别给出两星、三星、四星等不同的等级。刚开始能达到书写正确,态度认真就算合格,得一颗星。然后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明显进步的,再加一颗星,这样学生不断得到鼓励,写字的兴趣逐渐浓厚,书写水平也一步一个台阶上升。每月评出星级作业在班级园地展示,期末评出班级“写字之星”,并给予奖励。

3、教给学生科学的写字方法。学生学会了方法,就拥有了有力的武器,在以后的写字过程中达到得心应手的效果。首先,要练习基本笔画。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其次,了解偏旁的书写。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最后,分析字形结构。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构字规律,掌握书写技巧,提高写字能力。

三、有效的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认为,在低年级要做到“有效朗读”,得做好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做好预习,预先解决文中的难字生词

要想读好一篇文章,读出感情,最起码得先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确、读流利。每一篇新文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生字生词,如果学生在没有扫清字词障碍,没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结果往往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想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做好预习,预先解决难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及课本后面的生字表或者请教别人等方式,先把文中的生字生词读准,读流利,进而初步感知课文,为感情朗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读”中体现教师的“榜样”作用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让其朗读能力提高,能够感情朗读课文,应该充分利用老师的“范读、引读”,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来促进学生的有效朗读。根据低年级的年龄特征和善于模仿的认知特点,我认为只要给他们做个示范,学生就有了一个学习的“榜样”,那感情朗读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3、选择性的采用形式多样的“读”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达到有效朗读的目的,读书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只有形式多样的朗读,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引读、指名读、评议读、比赛读、赏读等多种方法读,让学生在读中不断总结、反思,以提高自我鉴赏、评价朗读的能力。但在一堂课中也不能无目地、泛滥地采用过多形式的“读”,过多重视形式,反而会把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真正目的忽视,效果也不一定好。

我想,在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能把握好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教学效果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