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三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策略
(2019-02-15 19:46:24)
标签:
历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笔者教学历史六年,有三年担任初三历史教师。这其中有历史学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但更多的是对于初三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困惑和感伤,尤其是面对新课改提出的加强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问题,让笔者倍感压力,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适合初三历史教学的最有效途径,逐渐发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对策。
1 初三学生仍不重视历史极其对策
历史在初中属于小学科,部分学生、家长甚至学校都不太重视。初一、初二时,历史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教学方法多为读读、画画、背背,并以历史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历史毫无兴趣的结果。而到了初三,面对中考,如何有兴趣的学习历史,进而有效地提高中考历史成绩,成为初三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策:
(1)走下讲台,用心搭建起师生之间的互识桥梁。首先是让学生对教授这门学科的老师感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记》)。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亲其师"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学习历史、共同探讨历史问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造出学生对历史教师的赏识。《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历史教师搭建赏识学生桥梁的关键。首先收集初三学生在初一、初二时的历史考试成绩,并将这些成绩进行比较,再向其班主任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对他们进行分类记忆。在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将你所了解的某个学生情况透露出来并适当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时,学生心里会产生很大的震动,他会认为你一直在关注他、重视他、赏识他,从而把你当做"知己"来信任,进而产生"信其道"的效果。
(2)激情教学,让学习和课堂一样激情。学生在激情教学下,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身心的巨大潜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初三历史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充分挖掘、提升、拓展学生的情商,从而使历史教学事半功倍。怎么才能让激情充满课堂和学习呢?首先,初三历史教师要充满积极进取的信心,通过鼓励性的语言、表情、动作和细节来感染学生,让他们产生激情和共鸣。其次,初三历史教师在教授具体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投入激情,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如:麦哲伦满怀激情进行环球航行;爱迪生为研制成功灯泡而试验上千次等都能激发起师生的共鸣。再次,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处于初三年龄阶段的学生,正是满怀激情的时刻。初三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挖掘出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大潜能,让历史学习也疯狂。
(3)激励质疑,给学生一片思考的天空。巴尔扎克说,"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历史课上,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让他们尽情展示才华、抒发对知识理解的机会——质疑提问,给予学生一个深入思考的空间,来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因此,笔者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在质疑提问过程中,不仅激发和加强了初三学生的求知欲,还发展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初三历史复习知识繁冗,记忆困难及其对策
初三历史复习包含了中国史和世界史六册书的内容,尽管每年历史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有所删减,但知识容量仍然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初一、初二的知识和良好习惯的积累,仅凭初三一学年的时间来记忆、整合,任务还是紧张而艰巨的。面对中考,如何在短时间内帮助初三学生完成历史知识的记忆与整合,也是初三历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策:
(1)采取艾宾浩斯记忆法。人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短期记忆的周期为5分钟、30分钟、12小时,长期记忆的周期为1天、2天、4天、7天、15天(艾宾浩斯遗忘周期表)。根据这个周期,我们可以确定五个复习点,最大限度的提高背诵历史知识的效率。准备好一个能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把每天计划要背的历史要点记录在上面,背会之后,按记忆周期在2、4、7、15天重新复习。这就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周期制定的艾宾浩斯整体记忆法。
(2)对于具体的历史知识采取特殊方法。具体历史知识可采取特殊方法:理解记忆法、扩展记忆法、归类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理解记忆法:理解了历史年代与其相关连的史实之间的联系后记忆。如: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扩展记忆法:要求学生牢记关键词句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扩展。如:华盛顿为什么被誉为"美国国父"?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贡献。在国家初创中的贡献。再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扩展完善。归类记忆法:同一年的同类历史事件归并记忆。如: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召开等。联想记忆法:由关键词加以联想。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由关键词"转折、拨乱反正、开端、新时期"联想记忆。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以上方法加以记忆,快而深刻。
3 初三学生历史纵横知识联系差,应试能力薄弱及其对策
初三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而忽略历史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归纳、分析问题和应试能力的薄弱。
对策:
教师要善于用线索将历史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清晰的掌握历史发展脉络。在进行完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之后,就转入第二轮专题复习,有美国专题、日本专题、英法专题、俄罗斯专题、改革专题、中外交往专题等等,最后还要落实到具体知识点上。通过这种纵横拉网式复习,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
当然,初三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对策也层出不穷,这里笔者也不能一一列举。笔者只能用一个年轻历史教师的眼光来发现其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不足之处,还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