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要实现两个转变
(2019-02-08 08:47:06)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教学研究 |
教学改革步入二十一世纪,人文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彻底认清并实践人文教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党中央,在新世纪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用于教学领域就是人文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成长。因此,人文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然,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旨。
落实人文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的转变,即教师应从传授知识向引领学生探索知识转变;二是“学”的转变,即学生由接受知识向探索生成知识转变。
教的转变,教师从传授知识到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转变。在其中,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高高在上的主宰者,把自己拥有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教给学生,而教师应转变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领者,转变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给予学生方向和方法上的指导,并提供给学生足够的信息。至于去“游览风景”,那是“游客”的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探索知识必须的足够信息刺激,以及给予学生探索过程中必要的方向和方法的指导和帮助,至于探索知识是学生自己来探索。课堂主角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角,主角变成了学生。是学生在课堂这一大舞台上展示自己,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并且亲身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克服困难的艰辛,最终拥有知识和经验,明白了道理。教师变成了导演,把握方向作出指导。因此,教师切不可取代学生,把学生赶下台自己来演,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把学生当成听众!
第二个转变是学的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成为生成知识。接受知识是被动的,被动的吸纳别人的成果;而生成知识,是主动的,使学生思想认识的内部变化、内部生长。教师努力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在教师的导向和提供的信息条件刺激下,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认识,生成新的知识。新知识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之上新的组合,使学生思想内部因素的发展变化,使学生内部因素的直接生长,所以,会很牢固的,不存在排异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已经转变为学生的创,但这种创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教师提供的,有选择有方向的,因此,学生生成知识的过程,不是放任自流的过程,而是在教师所提供外在信息与条件刺激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知识生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生成知识是否准确,有无偏误都取决于教师所给予的导向和信息刺激,也就是传统教育中的“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必要的充分的准备,要准备好学生知识生成过程中所用的信息、条件、方向方法指导,还要考虑学生个性因素派生出干扰以及应对策略。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充分备课,备教材、导课方法,备学生,环境及信息!
总之,要实施人文教育,一定要努力实现教和学的两个转变,需要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彻底转变!
(来源:枫叶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