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外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2019-01-03 22:44:29)
标签:

教育

语文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胡央庆

为了确保把”名著导读”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以综合性学习为载体,激发阅读兴趣

现在许多学生不愿阅读,或对读书缺乏动力,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读书的兴趣,更缺乏持久稳定的阅读兴趣。而且有相当多的中学生是为应试而阅读。学生的阅读爱好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爱好,被迫去读那些老师和家长认为应该读的书,时间长了,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

人教版教材的一个亮点是综合性学习。课外名著阅读也纳入其中,在活动中让学生找到阅读的兴趣和成就感。例如九年级下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中,可以让学生事先收集两位名人的档案,先看一看电影《孔子》,让学生对这个古人产生浓厚兴趣,然后再去看《论语》和《孟子》。或者老师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故事片断介绍一下,引发学生的阅读期望。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认真地对待学生的每一次练笔,善于从中发现亮点,哪怕是出彩的几句话都可以在课堂里点评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享受到进步的愉悦。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了榜样,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的兴趣,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二、以阅读方法指导为抓手,养成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课外阅读是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指导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做好读书笔记。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不能仅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应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博采并内化吸收,学以致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写读后感。学生对作品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可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老师可定期举行优秀读书笔记展、优秀读后感展评活动,以此激励学生,让学生养成自我吸收、自我积累的习惯。

3)交流与讨论。“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阅读之后,可以举行名著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故事会、辩论赛、精彩语段朗诵会等活动,甚至可采用改编、缩写、仿写、续写名著等形式交流。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认识在交流中不断修正、提高、深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以名著导读课为平台,课内外联动

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教师要把名著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就必须有名著导读课,以课堂教学为牵引,确保每一位学生按“积累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的顺序,实施一个较完整的阅读课程规划。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并要求写读书笔记,这样才能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每册教材后设置的“名著导读”,可作为每学期的必读书。另外结合新课标和教学实际推荐一些优秀书目,也可作为选读书。初一学生阅读情趣还未脱离孩子的童真和稚趣,可以选择一些童话、寓言、科幻类的名著,如学了《皇帝的新装》后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也可选择与作者、课文历史背景相关的名著,使课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促进,如学了《阿长与<</span>山海经>》后可向学生推荐《朝花夕拾》;还可以选择语言相对活泼、情节扣人心弦的著作,如《西游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初二初三的学生思想和阅读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就可以推荐如《草房子》《三国演义》等,让他们涉猎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各个领域。在推荐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内外联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读写结合的四大原则,利用寒暑假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地从读一部名著开始,积少成多,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对处于读书最佳时期的中学生而言,名著阅读能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想象,在他们迈向社会之前,若能在经典名著中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初中老师应立足于有限的教学资源,采取课外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让阅读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