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2018-11-26 17:58:0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许兴亮

    新学年开学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然而,这一举措引起许多家长的质疑,认为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孩子学习就会跟不上。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读书学习的启蒙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小学生书面作业多,既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不符合教育规律。据报道,开学不到一个月,济南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刘老师就遇到“怪现象”:几乎每天都有家长追着她给孩子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应试教育观念在家长心里已经根深蒂固,家长对家庭作业存在认识误区。年初,一篇题为《〈人民日报〉、清华教授齐发声: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的文章,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篇文章中,主流媒体和专家认为:“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出在我们学生、家长、教师身上,出在我们功利主义的文化上。”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明白教育真正的意义,其中家庭教育最为重要。在教育的认识上,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了,教育也会随之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学校和教师对作业减负认识不清,存在“一刀切”的弊端,导致众多家长对作业减负产生误解。家庭作业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家庭作业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巩固性常规作业,也有拓展性创新作业;既有书面作业,也有实践性作业。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多,而具有创新思维价值的实践性作业严重不足。因此,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并不等于不布置家庭作业,学校和教师应该从两方面发力。

    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推进家校共育,解决家长对作业的认识误区,通过专题讲座、家访、家长义教等方式积极推进家校共育,引导广大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作业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推进作业改革,小学一二年级在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基础上,适量布置实践作业。比如,可以布置动手作业,让学生制作小工艺品、泥塑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还可以布置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自然、生活、社会的变化,然后描述给家长和教师听,让学生在动眼、动口、动耳、动脑中学会体验和认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