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国
中小学教师要跨界,成了当下教师成长的热点话题,也成了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跨界,教育行政部门又如何推动教师跨界?
首先,社会发展要求教师跨界。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未来已来,亟须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些都要求教育目标和课程改革走向跨界。所以,作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教师必须跨界。
其次,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跨界。教育只有加快自身改革,才能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高考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今年起部分省份高考不分文理科,传递出学科教学或将进一步融合、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信号。教师跨界已被推到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
又如城乡建设一体化,带来乡村学校规模缩小、学生人数减少的现象,与此同时,教育改革力度加大,要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就需要促成教师跨界为全科教师。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动教师跨界:
一是以师范院校为基地,培养教师练就跨界本领。师范院校作为新教师培养的工作母机,要解放思想,以教育改革的师资需求为目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大课程融合力度,建立学生深入了解基础教育一线情况的配套机制,为培养全科教师做好准备。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要以教师跨界发展为目标,用制度和文化引领教师跨界。
二是以课堂为基点,引领教师实施跨界教学。课堂是教师跨界的立足点,学校要把他们的差异变为跨界资源,鼓励能者为师,学科互补,开展“兵教兵”的跨界互助;“文史不分家,生化是一家”,譬如引领语文与历史教学融合,化学与生物教学融合等,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学科融合方法。
三是以读书为基石,帮助教师修炼跨界内功。读书是教师跨界效果最好、成本最低、最自由的自我培训。为了跳出学科樊篱,教师既要统筹规划,又要树立“不为教书而读书”的思想,除了读教材、教参和相关文本等“有用的书”,还要读经典、人文社科史哲等“无用的书”。多元阅读不仅能打破学科壁垒、拓宽视野,而且能读出跨界的正能量。
四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助推城乡教师跨界发展。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城乡教师不出校门就能拜师学艺、共享资源。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掘网络资源,促进教师跨界发展。比如,帮助城乡学校和教师结对;收集推广优秀教学视频、教案实录、典型案例等;鼓励教师分享成功经验;营造浓厚交流氛围;建立起学科跨界研讨群。
互联网时代,跨界已是必然趋势。中小学教师只有不断突破自我疆域、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跨界成长、跨界实践,才能在信息化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