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不只是一个词语

感觉今年是个多事之秋。前天晚上。一则我区重大交通事故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可以看到,红绿灯路口大家正在等待绿灯亮起的时候,一辆黑色的越野车如同脱缰的野马,猛地从东面一直向南面飞驰过来,措不及防将马路上骑电动等待绿灯的3个妇女撞了出去,速度之快,车祸的惨烈,让人不忍直视。
被撞最严重的伤者尽管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抢救,120接回伤者才发现是本院职工,尽管医生们竭尽全力进行了救治,但情况依旧是凶多吉少。家属无法接受现实,特意将伤者用救护车又拉到了省城医院,终因伤势过重,医生也回天乏力,伤者最终还是于当晚去世。
那晚正好夫带班,他见证了抢救全过程,眼看着同事在眼皮底下去世,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事后大家才知道,开车的是一个20岁的小伙子,刚上大一。去年领的驾照,人们怀疑他是误将刹车踩成油门踩发生的这起车祸。车祸发生地是我区最繁华的地段,自然人们有些谈虎色变,飞来横祸让人措不及防,避之不及。
无独有偶,昨晚临睡前又看到一则通报“东北大学六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事故。
生命是如此脆弱,六名大三的学生在参观学习中以这种惨烈的去世方式让人心痛。作为大学生实习基地,公司并没有将安全放在首位,既然栅板只能承受一人重量,为何没有警示牌提示,这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啊!“树牢安全生产的系统思维与底线思维,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不能只当做口号来喊,要真正付诸实际才行。但愿六条鲜活的生命的逝去给安全生产敲响警钟。
儿子五天的暑期企业实践刚刚结束,昨天下午已经安全返校。当我和儿子说起内蒙此事,他的心情非常沉重“东北大学,985高校啊,然而学校和企业根本没将学生的参观学习当回事,最终导致这起事故,我除了悲哀无话可说。”此次东北大学组织的实习,要求该专业大三升大四约五六十名学生参加,与毕业要求挂钩。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一名教职工表示“此类参观学习学校已经组织多年,据他了解参观是很安全的,没想到今年会发生意外”。
前几天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培心幼儿园发生的部分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已经让国人无比愤怒,我们看到的是监管的缺失、责任的缺位,所谓的食品安全保障形同虚设。如今,又发生这个看似“意外”的大学溺亡事件,我真担心一旦发酵,会在社会上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央视每年的3.15晚会我都会准时收看,只是感觉如今人们为了挣钱,可谓无D线,无下X,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甚至愈演愈烈。幼儿园铅中毒只是食品问题中的冰山一角,格栅板脱落导致六名大学生的坠入浮选槽溺亡事件让人痛心,这些事件的频繁发生,暴露出了当前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些职能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管上,存在形式主义,只满足于喊口号、发文件,而没有真正将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安全检查走马观花,隐患排查敷衍了事,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部分企业更是将安全生产抛诸脑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安全保障,对安全设施的投入能省则省,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能免则免。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家庭的破碎和社会的伤痛。我们不能再让类似的悲剧重演,各职能部门必须深刻反思,痛定思痛,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监管的重任。
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各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义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同时,要不断完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其次,要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职能部门要加强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深入企业、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如安装监控设备、利用大数据分析等,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鼓励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三,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对企业员工、学校师生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通过宣传海报、公益广告、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社会风尚。
安全生产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不能再让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各职能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抓实干,监管到位,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愿甘肃天水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和内蒙古学生溺亡事件能成为一记响亮的警钟,时刻警醒我们:安全生产,刻不容缓!
顺便再提一句,写这篇博文的时候,又看到“泰国与柬埔寨在边境交火”、“一架搭载约50人的俄罗斯客机失联,之后发现坠毁燃烧,搜救人员未发现任何幸存者”。单单这些标题,就看得我有些不寒而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