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芒种芒种有收有种

(2025-06-05 18:07:52)


2023年发的粮油市场工会福利卡虽然只有300元,但两年来至今也没有花完,主要是市场位于我区繁华的十字路口,那里没有红绿灯,车来车往的,且车速极快,即使人站在人行道上,东西面的车依旧风驰电掣地直冲过来,让我过马路过得胆战心惊。

昨天骑着电动车去那里,又一次让我感觉心有余悸,直到小心翼翼过了马路那头发现竟然有些发抖。回家时候,无奈只能道躲过那个十字路口才回来的。其实这个十字路口每天人流量、车流量不计其数的,为安全起见,真的有安个红绿灯的必要,有些奇怪这里为啥不安装红绿灯的。

一直有想学驾照的打算,从今天骑电动过马路过得这样战战兢兢看来,我是没有这个水平没有这个能力实现这个愿望了还是老老实实坐自己的副驾驶才好。

自从办公室搬到阴面,诸多的不太适应总是感觉浑身发冷。六月份了,天气其实不冷了,只能怪自己体质太弱了。闲暇到隔壁和同事聊天,越发明白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事三十多岁,一儿一女,只是身体有些瘦弱,八十多斤,说话有气无力、慢吞吞、且音量极低,她说“话说多了我都觉得气虚的。”

聊天中说到了孩子的培养,九零后的养育观念比我们七零后科学多了。她说“三岁之前孩子还是父母在一起才好,我婆婆当时也不想和我们住在一起的,为了孩子,我最终说服她留了下来,三代人住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和性格的养成。”她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沉思。

我本就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当听到她养育孩子的看法和做法时候,想到我儿子小时候早早断奶,把他送到婆婆家的时候,我有些后悔了。

夫在医院工作,成天家出去进修学习。儿子出生后婆婆帮着我照看,可她不愿意和我们住在楼上,想回她的平房居住。于是不到一岁儿子就被接回村里,很快就停止了母乳喂养,直到三岁才接回城里上幼儿园。

我每周坐公交车回去看他,只是每次上班走的时候,儿子总是哭着和我道别,依依不舍,满眼是泪,甚至哭得撕心裂肺。这让婆婆甚是奇怪,每天精心照顾他,可为何妈妈一回家孩子对奶奶视而不见?

母子连心,其实在幼小的儿子心里,唯有妈妈才是他最依赖和最亲近的人,只有和妈妈在一起,他才感觉安全和踏实,然而,我这个妈妈在他眼中有些“来无影去无踪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不翼而飞”----坐公交回城里上班,之后又是一周漫长的等待。记得稍微长大一点后,儿子找不到我,会让奶奶领着去女厕所,那里是我回婆婆家之后的又一个能找见妈妈的地方。

作为母亲,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留在身边随时随地照看?可我知道夫的性格,他宁愿委屈孩子、委屈我,也不愿意委屈他的父母,婆婆公公想把不到一岁的儿子带回村子里照看,夫即使心里不情愿,但也绝对不会不同意的。

只是仔细想来,儿子长大后敏感的性格诚然与我和夫的遗传因素有关,但一定程度上与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也有一定的关系,虽说隔代亲,可爷爷奶奶怎么能和父母一样呢!我不晓得有多少个夜晚儿子想我的时候是如何入睡的,父母的缺席,到底给儿子留下了多少阴影,我至今无从知晓。

其实,我小时候就是保姆看大的,直到回到父母身边,对保姆依旧是一看见就害怕、就躲避。每次去姥姥家保姆家是必经之地,每次路过那里,我急急忙忙风一样跑过她家,一刻也不敢停留,唯恐梢一停留,又被保姆“抓”回去的,在我的看来,总觉着是保姆让我有家难回,有妈难见的。

只是当我生了儿子,面对家庭的实际问题,我还是“牺牲”了儿子,总觉得他还小,不懂事,婆婆带孩子有经验,毕竟她已经看大了十来个娃(婆婆六个孩子,夫是最小的一个,他五个哥哥姐姐的六个孩子也是婆婆给一手看大的),我忘了自己也曾是孩子,也曾无比渴望每天睡在父母身边的。

今日芒种节气,一个又忙又美的节气,有收有种有风景,在这看似简单的一收一种间,却也包含着深厚的生命智慧。人这一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万事只求半称心吧。想起贾平凹写的“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不然生活的意义就会越来越低,生活里需要情感的羁绊。恰是因为这些羁绊,才有了念头,人一旦有了念头,生活就有了奔头。”

                                          写于6月5日芒种节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