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十年一梦
十年一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80
  • 关注人气: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节里话父亲

(2025-06-14 22:50:07)

  ---明天就是父亲节了,前段时间父亲又一次问起我写他的文章我的父亲”写完了没有,其实去年我写了近乎一万字我眼中的父亲(父亲20028年写过《我的一生》,对他75年的人生做过简单总结),可惜我给他读的时候经常半中间父亲就昏昏欲睡,似乎没有精力听,接着开始打岔,我也就不再继续读下去了。父亲再一次问起此事,于是我决定再一次静下心来,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我眼里的父亲。

1、“讲究的父亲每次出门衣服都得穿整整齐齐,衣领拽展,皮鞋擦得干干净净,父亲出生于门第人家,从小耳濡目染,也算家教使然吧!

2、“勤俭节约”的父亲。父亲退而不休,当起了义务邮递员,给企业送报纸,在企业“打工”,帮他们做文案。退休后又能有了一定收入,父亲很知足。直到如今,喂他吃饭时候,我不小心面条后米粒掉在床上,他也会随手捡起来放到嘴里吃掉。他总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单纯”的父亲。感觉父亲一辈子单纯可爱,没有成熟。他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次给单位买办公用品,临走时售货员问他“你自己需要什么东西?”父亲不知所云,经对方提醒,才懂得人家的意思,公家照顾了她生意,她想给父亲个人一点好处,算是“意思意思”。

4、“爱面子”的父亲。父亲一直希望我们三个孩子能出人头地,可惜我们兄妹三智力平平。当他看到孙辈我的儿子和外甥女被保送985大学的博士和211的研究生的时候,父亲终于开心地笑了。我告诉他儿子由于表现突出,学校给我寄回来喜报的时候,他再一次喜极而泣。

5、“孝顺”的父亲。每每说起我的爷爷奶奶,父亲依旧会很想念,禁不住抱着父母的照片老泪纵横,他说百年之后要把他埋在父母脚下,永远守着他们。谈到他的奶爹奶妈,他更会感慨奶爹一辈子不輟劳作没能过上一天好日子,也会哭着说没能在奶妈生前更好地尽孝。

6、“恋家”的父亲。对于老家小C村,父亲更是心心念念,他惦记着家里的一砖一瓦,如今思维混乱的时候也总是说他要去“西房”,要去“东房”,对于小偷几次光顾偷去家里的东西恨得咬牙切齿,也为没能守住家业懊悔不已。

7、“认真严谨”的父亲。我看过父亲之前写的笔记和给单位写的材料,字迹工工整整,没有丝毫潦草,材料详实,不浮夸。九十年代单位去北京接车,父亲认真画了地图,一路上在他的“导引”下,司机安全将新车开回。在2010年老家迁坟时候,也是靠着父亲精准计量,只用了半天时间祖先的十几个坟茔全部找到,迁坟顺利完成,父亲功不可没。前几年,父亲又亲自手绘了他百年后埋葬图谱,我隐约只记得他“兄东弟西”的位置。

8、“爱岗敬业”的父亲。印象中父亲经常工作半夜才回来,加班加点是常事。他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像一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整理柜子发现了好多父亲工作时候的奖状和荣誉证书,这是对他工作的认可和褒奖。

9、“好人”父亲。有父亲的同事和上级来家里看望父亲,谈到政府大院的人,他们说父亲是少有的几个“好人”中其中一个。父亲与人为善,从不勾心斗角,工作任劳任怨,淡泊名利,反倒是人淡如菊自芬芳。前几年,姐姐路遇父亲的一个同事,他硬塞给姐姐一个超市购物卡,让给父亲买些营养品,说是他的一点心意。父亲的同事也经常来家里看望父亲,陪他聊天解闷,一辈子能有这样的好人缘着实不容易,能被人记得更不容易。

10、“厨技高超”的父亲。八九十年代,家里生活拮据,饭菜油水小,父亲会在吃米饭后给我们做上一碗神仙汤,其实就是开水里放了点盐醋香油葱花而已。生活条件好些后,父亲会给我们做葱花烙饼、油酥饼,逢年过节父亲也会给我们做灌肠、卷煎、胡腊肉、丸子,至今让人回味无穷。八十多岁每年夏天还要和母亲一起灌西红柿的。

11、“为了房子操碎了心”。民以食为天,家以屋为安。自从1980年举家搬来县城后,我们从住县委宿舍到找公产房,从三C巷到市L街、从锯齿楼到东S小区,再到如今的文H庭院,几次分房、几次搬迁让父亲伤脑筋、费周折,其中心酸父亲每次说起还是感慨万千。

12、“爱孩子”的父亲。一直以来觉得父亲对我们三孩子有些过于严厉,批评多,表扬少,似乎管得也少。其实仔细想来,我们三个之所以都能找上相对安稳的公务员工作,其中,父母其实操碎了心。姐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本想直接到纱厂工作,父亲领她到车间体会工人的辛苦,亲眼看到纺织女工干工作的辛劳后,姐姐当即改变了主意决心继续补习。父亲无意中看到行政单位招干的文件后立即给姐姐报了名,最终姐姐也不负众望招考成了一名干部。哥哥大学毕业后也是父母到处托人找关系,之后分配到了市财政局。我就更不用说了,从上重点高中到上大学、到学校任教,再到一年后的改行,父母更是为了我托关系,找人请,不遗余力。我们之所以有安稳的工作,始终离不开父(母)背后的托举。

13、“外表刻板内里热情”的父亲。记忆中的父亲一直不苟言笑,老来他变得性格柔软起来,坐在小区水池边,喜欢和人唠嗑,甚至喜欢逗弄小孩,外人眼中,这是一个慈祥善良的老人。

14、“喜欢旅游”的父亲。父亲不苟言笑,其实他有一颗开阔的心,他珍惜每次出差机会,在每个地方拍张照片作为留念。退休后,他将相册整理好,每张照片背后还要标注好拍照日期,经常拿出来回忆之前的快乐时光。一本又一本的影集记录了父亲曾经走过的地方。

15、“文人”父亲。父亲几乎一辈子和文字打交道,写材料、写总结,在政府大院似乎也有“笔杆子”的叫法。退休后,父亲也经常伏案写作,回忆自己75年走过的岁月。他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写自己的父母、写自己的手足、写自己的老宅、写《顺口溜》(写了十三年),每天晚上总是戴着花镜捧着书看直到睡着,半夜里不瞌睡,醒来也总是在茶几上随手练几个毛笔字,直到睡意袭来才作罢。

16、“巧手”父亲。家里曾经用的小桌子小板凳母亲告诉我都是父亲亲自动手做的,看来父亲有木匠的潜质;父亲还会补胎,家里有一整套的补胎工具;父亲会变废为宝,因陋就简,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将地下室或车棚顶子上弄上隔断,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

17、“守财奴”父亲。对于爷爷奶奶那个大家,那个大院,父亲念念不忘,他惦记着家里的一砖一瓦,舍不得家里的一草一木受到破坏,当得知老家小偷一次次登门入室,门口的木雕、门上的牌匾、屋子里的一些东西相继被盗去,父亲痛心疾首,涕泪横流。

18、“也曾反思”的父亲。老来父亲也为年轻时候不惜力地在地里给爷爷奶奶干农活落下一身毛病懊悔不已,也曾为只顾大家,不顾我们这个小家而抱憾;但父亲有一点始终还是没有弄明白,他总是对他人抱有过高期待值,这样也就难免到头来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了。

19、“喜欢较真”的父亲。父亲一辈子认真,家里挂的字画,他得一字一句让我给他讲清楚古诗的意思才行,看书时候遇到生僻字词,他总要翻看字典,不弄懂绝不罢休;前几年父亲一直想学微信,但最终还是没能学会,父亲一直遗憾于此事。

20、“坚强”的父亲。就连孙辈们至今和记得外外(姥爷)钢丝不小心蹦到眼球将眼睛打得充满红血丝和父亲收拾老家不小心割破手鲜血直流时候他的镇定自若;犹记得父亲头晕仰面朝天跌落在地,头上缝了六针他的谈笑风生;记得医生看到父亲腰部的核磁片子时候判定这肯定是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谁曾想八十多岁的父亲拄着拐杖依旧坚持下楼锻炼;新冠期间父亲发烧半昏迷住院,输液后药到病除,一周后病愈出院的顽强;这几年父亲24小时躺在床上,依旧坚持在床上锻炼;肚大如箩医生下了只能终生擦尿管后试着自行排尿竟然否决了医生的判定,顽强的生命力让人称奇。

21、“不求回报”的父(母)亲。对于我们三个孩子,父母竭尽全力地托举帮衬。退休后父母也曾去哥哥家里住了几次,时间不长,但一刻不闲着,买菜做饭接送孙女。唯一来我家住了几天也是由于父亲手术后家里没暖气不得已才过来的,老俩口将我的地下室整理得干干净净,将家里的东西分门别类加以归类。外甥女手术,父亲亲自陪同姐姐姐夫去北京,给他们壮胆;下时候也是父母帮着姐姐照看她俩孩子的。我们仨家买房、买车、孩子上大学父母都会偷偷给我们塞一个大红包。逢年过节,父母更是会以“孩子们照顾他们辛苦了”为由一家一个大红包。

22、“相濡以沫”的父(母)。老来伴,老来伴,老了才知夫妻两口子的重要性。退休后,父母一起上街锻炼、一起去超市转悠。2022年,父亲不再下楼,每天母亲上午会在小区锻炼一个小时,父亲在家躺着静静地等母亲归来,听她回来给他讲小区的奇闻要事。下午老俩口会一起下象棋,起初两人是坐在写字桌旁下象棋,之后父亲只能坐在沙发上下,再之后只能半躺在沙发上,用一根小棍子推着棋子,之后父亲就连坐也坐不住了,于是老俩口一起下象棋也成了一种奢望。直到如今,每次我喂父亲好吃的时候他总会提醒给母亲也留点吃。母亲一直在照顾着父亲的吃喝拉撒睡,直到2023年不慎摔跤骨折。父亲用手敲打着自己的脑袋,后悔不已,责怪自己“是他拖累了母亲。我常想“如果早点家里雇个保姆,父母也不至于衰老得这么快!”

23、“贤内助”父亲。父亲喜欢舞文弄墨,自然他也成了母亲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记得母亲上职称的一系列表格就是父亲帮忙给填的;小区自乐班表演节目的时候,父亲是母亲的幕后,他给母亲写演出词,写三句半,母亲每次的表演都很出彩,父亲听了自然也很高兴,他知道“军功章里有他的一半。”

24、“善良”的父亲。父亲一生与人为善,从不和人计较,甚至对照顾他的保姆也充满感激之心,感谢她们的辛苦付出和尽职尽责,甚至想亲手给她们发个红包作为感谢。

25、“爱干净、爱美”的父亲。父亲一辈子比较讲究,直到现在,即使卧床,每天要坚持刷牙。他的假牙也是在他据理力争下镶上的,父亲一辈子爱美,他不愿意让人看到老来缺牙的窘态。犹记得有人来家串门看到家里父母年轻时的合影,人家夸他长得似电影演员王新刚一般帅气的时候父亲的自豪。父亲从小长得就很讨喜,奶奶说日本人看到襁褓中的父亲都会掏出糖给他吃的。成年后父亲的儒雅帅气,从他和母亲的合照中更是能够一览无余。如今,我给九十多岁的父亲拍的日常照朋友们依旧称赞“老帅哥”一枚的。

26、“性格懦弱”的父亲。父亲除了生自己的爹妈,还有奶爹奶妈的,在双父双母的照顾下,父亲从小虽不能说锦衣玉食,但也养成了一种胆小懦弱、固执保守、凡事依赖他人的性格,这种性格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

27“牢记人恩”的父亲。父亲一生为人处世的原则是宁愿他人付我,我不付他人。对于养育自己的父母,他无比感激和怀念;对于自己的妻子,他感谢她对家庭的辛苦付出;对于我们三孩子,他也总说孝顺听话;对于无偿给我们提供迁坟地的金福爷爷,他更是教育我们这是我们家的恩人,要永志不忘。

28、“有些偏心”的父亲。从小到大,父亲对哥哥有些偏爱,一方面哥哥有些体弱多病的缘故,另一方面他还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总觉得姑娘迟早是要嫁人的。他也会经常埋怨哥哥出息不大,但打心里他还是操心哥哥,直到如今脑子半迷糊半清楚之时他依旧磨叨要刚刚工作“挣钱不少”的外甥女给舅舅(我的哥哥)买辆新车的好。侄女结婚多年一直未能生育,他着急上火,直到看到侄女生了女儿后,他又老泪纵横,我知道他希望孙女能生个小子的。

29、“重感情”的父亲。父亲性格细腻,甚至多愁善感。他惦念老同学、老朋友,看重手足情。多方打听,和失散多年的老同事联系,和老同学视频聊天。虽说老之将至,每每听说老朋友故去,他总是唏嘘不已,甚至伤心流泪。

30、“有些判若两人”的父亲。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很讲究的人,这几年身体每况愈下,他变得有些自私起来,稍不如意,抬腿就踢人、张开就骂人,让我们有些不认识他了,不敢相信这是父亲的举动。

31、“爱整洁”的父亲。我家书柜和抽屉里的东西总是分门别类放得整整齐齐,一目了然。父亲从小就告诉我们东西用后要完璧归赵,他总是以朱子家训教导我们“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32、有些“自私”的父亲。父亲向来不愿求人的,可晚年有些自私起来了,母亲和子女们总是陪着他,他会很高兴的。他不想姐姐成天家出去看俩姑娘,也希望哥哥能住下来晚上陪他,对于我这个不听他话的“异类”,只能做家里“柱柱”父亲也拿我没辙的。每每母亲的老姐们来家里窜门,父亲起初是很讲究的,之后就有些“判若两人了”,他甚至会提出要求让帮着给他揉腿,弄得母亲很是不好意思。

33、“知足”的父亲。父亲曾经这样评价他自己“一辈子没啥出息”,只是对于一个自认为没出息的人,我们三个孩子的工作还是让他很满意的,最起码都是干部,工作安稳,工资保障,且没有下岗担忧的。

34、“勤劳”的父亲。勤劳是父亲最大的特点,工作辛劳不说,回家来更是一刻不得闲,诚如母亲说的“总是放下盆子拿起笤帚”,眼睛里总有忙不完的活儿。也是由于太勤劳,干活不惜力,腰部疾病缠身,影响了走路,最终导致他只能卧病在床。

我们小时候都会玩一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母鸡妈妈会竭尽全力护着身后的孩子不被老鹰捉走,其实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记得小时候正月十五我们一家人去看焰火,街上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父亲担心我们兄妹仨的安全,会张开手臂为我们拼命撑开一个狭小的空间,亦或拉着我们躲进家属院子,防止我们被踩踏。父亲的爱,深沉内敛,不善表达,但他会用行动给你无微不至的安全感;父亲的爱,隐忍包容,不易察觉,但他会用心给你生命所需的养分和力量。正如作家耳根所说:“父爱,与母爱完全不同,他更含蓄,更无言,如山一样,无声无息。”

 今年以来,父亲脑子经常犯迷糊,他虽然看起来胃口还好,但毕竟九十多岁了。哥哥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询问父亲当天身体如何,每周会雷打不动回家来,给父亲做顿饭、理理发亦或剃剃胡须。姐姐一天得回家里几趟,每逢去姑娘家住几天,她也是归心似箭,身在曹营心在汉,担心她不在谷,父亲有个闪失。毕竟,我们都知道,父亲一天天老了,我们深怕哪一天一不留神他会离我们而去。

今年的父亲节适逢周日,哥哥特意周六回家来,说要陪父亲住一晚,晚饭是姐姐喂父亲吃的。我们很珍视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毕竟,父母与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真的是在一天,少一天,我们唯恐哪天叫爸爸妈妈,却无人应答。因为,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在,我们是一家人,父母去了,兄弟姐妹也就成了亲戚。

父亲节来临之际,祝我的老父亲健康长寿!

 

                                写于父亲节前夜

                                    6.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生活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