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116昆明的雨
(2018-12-03 19:48:46)分类: 公开课材料 |
学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汪曾祺的笔下,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出这种情感的呢?
二.文章脉络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三.课文精读
1.大声朗读第6自然段,说说昆明的仙人掌有哪些功用。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昆明的菌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种类多。数量多。味道鲜美。色泽诱人。作者娓娓道来,在自然平淡的叙述中流露作者对昆明雨的喜爱,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3.作者如何描写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外貌、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卖杨梅女孩子的娇美情态,衬托昆明的雨的柔美,抒发作者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
4.结尾独句成段,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其作用。
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三段,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四.品味语言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文字,想想喜欢的原因。
2.研读第7段,说说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亲切自然,平淡朴实。运用口语,亲切自然,如话家常,作者对往事的怀念之情蕴含其中。
3.学生赏析,自由发言
怎样理解“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第10段写到雨中昆明的街景,为什么写穿尼姑装的陈圆圆的石像?
“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我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有怎样的情味?
五.文章主旨
这篇散文以“昆明的雨”为线索,叙写了昆明的雨的特点,回忆了与雨有关的人、事、物,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及对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
六.写作特点
1.语言平淡朴实,如话家常。(见前面“品味语言”)
2.以小见大。
文章选取昆明雨季特有的物,如仙人掌、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物,用这些平常之物寄托作者对昆明的爱,对生活的爱。
七.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动乱年代少有的宁静与恬然)
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