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田县教育教学科研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022-04-14 10:33:40)

蓝田县教育教学科研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22.3.15

课题名称

双减政策下,基于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责 人

王梅

王丹、刘敏敏

负责人单位

蓝田县厚镇初级中学

本课题经过了几个月的研究和实施,虽然期间遇到了疫情,但是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在这期间我们主要的研究实践工作有:

深入了解厚镇初级中学全体学生对历史学科作业设计情况的看法和意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情况,本次问卷调查,主要对学生做了关于完成历史作业的方式和科目态度、历史作业的设计方式、设计内容的喜欢度以及他们对历史作业的建议等方面的调查。

问卷的第1题至第3题涉及到被调查者完成作业的方式和态度方面,分析:从对待历史科目的态度来说,大多数学生的表示喜欢,说明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很端正的,并且喜欢历史课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都是从自身的兴趣和知识的获取上来谈的,但仍存在极少数的学生认为学习只为了完成考试任务,说明在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综上所述,厚镇初级中学学生的学习状态整体不佳,要渗透学科素养、教师作业的设计能力,必须先纠正学生态度,而这积极主动性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和教师的教学、作业的布置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作为课题研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卷的第4题至第13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作业设计方式、设计内容的喜欢度,分析:通过分析可见,学生对于历史作业的喜欢程度较低(53%),但是65%的学生都认为历史作业的量是可以的,并且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半个小时内解决历史作业,由于一开学就注意到小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上较以往而言,增加了一些其他形式,因此有一半的学生(45%)认为作业体现了多样化,但是仍有25%的学生会认为作业形式过于单一,这个比例也是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力尽量降低的努力方向。57%及以上的学生认为历史作业能及时的巩固复习课堂所学知识,有很大的作用,而且难度也适中。一部分学生认为作业没有难度,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教师在作业布置中没有实现形式上多化,内容上的丰富化,没有注意到分层教学,既没有关注优等生的培优也没有注意到学困生的补差,也造成了我们的教学效果和预想中的相差甚远而对于老师精心布置的作业,也有20%的学生表示一般或者是不喜欢,说明在作业的布置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变,多动脑筋,多实践,这也是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综上所述,改变作业的设计方式、设计内容也是课题能否成功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应结合历史核心素养,适时的去更新历史作业设计,引导学生换个思路学习历史,会更大程度的增加课堂有效性。

从调查中我们已经了解并掌握到学生关于历史作业形式的各种想法,诉求和建议,这样也能够更好地为课题研究做好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深入了解厚镇初级中学及周边学校历史教师关于作业设计方面的情况。

教师是引路人,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专业功底必须深厚。同样我们也做了关于教师作业设计方面的调查问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本次针对初中历史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从中学历史教师布置作业的类型、时长和功能、存在问题以及作业批改情况等内容,就这两个方面进行如下调查结果分析:

1、作业的类型、时长和功能方面

分析:通过对本校6名历史教师的调查后得知,教师对历史作业的布置基本上还是处在“考试考什么,平时布置什么”和“课后作业是什么,我就布置什么”的两个层面。的确,依据考题布置作业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这也是“直线救国”的最佳方式。正如我们所了解的,我们的观念大多数还停留在应试教育,如果长时期让学生做这方面的练习,的确能让学生为考试打好基础,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对于这种作业方式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轻则产生应付心理,严重的会对历史学科失去兴趣,产生严重的后果。

依照课后作业布置的这种方式也不合适。就拿我们厚镇初级中学的学生的历史教材来说,课本内容有所变化,但是课后作业却丝毫没有变动,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类型较单一且机械重复性作业过多,而且作业相对简单,做这种作业实际上是没有多少作用的,布置这种作业也不合适。其他的一些诸如练习册等等,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学生只能在一个个选择题、问答题中逐渐失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进而,成绩也将逐渐下滑。问卷中问到教师是否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83.7%的教师每次都会提供不同难度的作业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但仍有6%的老师从未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就布置作业。

问卷调查中,”双减“政策实施之前,55%的老师布置作业的时长平均30分钟以上,说明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教师还是比较注重抓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作业的探究;双减政策实施之后,75%的老师布置作业时长平均15分钟,而且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综上所述:我们小组也得出了改良布置作业的理念,比如分层布置、梯度设置习题、完善评价机制、丰富作业的多样性等,旨在提高课堂有效性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2、存在问题以及作业批改情况

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各位老师的反馈,我觉得我们学校教师对于历史作业的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引用过多 ,原创太少;重复的旧题过多,设计的作业不够新颖而且缺乏层次性、开放性。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出发,通过各种途径更新教学理念,深刻探究和学习“双减‘政策下历史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从而加强历史核心素养教育重要性认识,明确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重新认识历史,以新理念为指导,提高课堂有效性。从备课等方面去思考如何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增加学生参与度,让学生也可以参与到作业设计中。

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于育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在“双减”政策引导下,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基本技能,也要提升自己的历史作业专业能力。但是,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尤其是历史学科的减负增效压力之下,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对于作业布置进行深入思考和精细设计。

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重视作业的布置,但是对历史作业如何布置,布置多少,许多教师尚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初中历史作业布置的过程中缺乏策略,存在简单化、单一化、模式化的现象:一是布置作业过少或者不布置作业,导致历史教学达不到课际要求,学生的历史教育边缘化。二是搞题海战术,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加重学生的负担;三是作业布置单调,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学生, 初中历史作业布置的作业都是一模一样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些都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尤其“双减‘政策实施后,历史作业布置更要应该讲究一定的策略,作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考虑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还要兼顾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作业的设计要力求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同时兼顾个别,布置的作业要以培养学生多种思维和能力,以达到作业与教学的有效结合。

如何布置有效提高历史教师作业设计专业能力,我们小组讨论之后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2、作业贴近实际生活;

3、丰富作业的形式和内容;

4、重视作业的完善和反思改进。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下,历史作业的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历史作业的落实以及对学好历史的重要性。历史作业,不应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应是学生成长中一种生活需要、学习需要。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不仅要研究课堂教学,更要花时间、精力去钻研历史作业,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使有效教学与有效作业相得益彰,使学生学习历史真正达到最佳效果。

 

 

 

 

 

存在困难

1、理论素养不够丰富,本课题组的成员都是年轻的刚入职的教师,但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丰富我们的理论养。

2、经验不足,缺乏专家的引领和指导。

3、农村山区地区,联络周边学校不方便。

 

解决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每周小组成员分享理论学习心得,提高理论水平。

2、继续对初中历史教师作业设计能力进行实践研究,目的激发学生对历史作业的兴趣,促进历史课堂效率。

3、进一步做好下阶段的准备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升研究成果,按时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和结题工作。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