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留回家作业,她的学生照样上名校(作者:新闻晨报记者王婧)

(2021-10-18 21:52:1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督导

博主按:2021年10月16日,我在博客上发了《两地的讲座都关注一个人的教学减负“秘诀”》以后,今天晚上在我的优盘里忽然看到了2013年12月20日解放网-新闻晨报记者王婧赴虹口区曲阳三小采写的一篇报道——《不留回家作业,她的学生照样上名校》


这篇采访报道在8年前就注意到了学生的减负问题,注意到了不留回家作业的问题。新闻晨报的记者厉害了!这位记者用几个引人入胜的小标题,报道了曲阳三小叶丽雯老师和她的团队是怎么做到“不留回家作业”的。比如: [她是怎么做到的? [为什么不布置作业? ] [学生的成绩怎么样? ] [“无作业能否推广? ]。


这个报道在今天的大背景下读来十分亲切,十分有用,十分值得借鉴。我把它放在我的博客里,请各位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各位中小学校长、老师和各位家长们认真读读,或者会有别样的收获。


不留回家作业,她的学生照样上名校

 解放网-新闻晨报  作者:王婧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数学科目不布置回家作业,且学生的成绩一点也不差,这听起来简直难以置信。但有老师做到了。

  她叫叶丽雯,虹口区曲阳第三小学的数学老师。 9年来,叶丽雯在课堂上,当天事当天毕,从不给学生布置回家作业。学生的成绩也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在小升初中,她教的班级总有近半数的学生被优质民办初中抢着要。说起秘诀,叶丽雯只有简单的四个字—“高效教学

  从最初的被家长质疑、担心,到如今,家长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挤进叶丽雯的班级,她已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数学老师。曲阳三小校长储蕾说,希望能把叶丽雯不布置回家作业的方法在全校推广,让每名学生都能尝到 减负增效的甜头。


  [她是怎么做到的?]

  秘诀1 带班带满一轮 了解每个孩子

  这学期,叶丽雯同时在教二年级(2)班和三年级(1)班的数学课,这两个班级都是她从一年级开始带上来的,并且将一直带到五年级。这是叶丽雯的习惯,每次带班都是带满一轮,这让她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都能了然于心。

  从9年前开始,叶丽雯带的班级就再没有过数学回家作业,所有的练习都在课堂、课后完成,绝不留回家。

  这是怎么做到的?

  叶丽雯淡淡地说:无非就是吃透教材,精讲精练,充分利用课堂上的35分钟,高效教学。每学期新的课本发下来后,她都会让学生认认真真地把课本内容预先看一遍,对一学期自己将要学什么有个基本的印象。因为她带班都是带一轮,所以非常清楚知识点前后的连续性。

  叶老师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最近我在教三年级三角形边的分类,其实二年级时,学生就已学过三角形角的分类,对他们来说新的知识点一点不难,所以上课时我就让学生自己来讲,然后抓紧剩下的时间让他们做随堂练习。

  昨天,记者旁听了叶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发现她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形象生动。这节课叶丽雯教学生认识长度单位,但是方法却很特别,她用每个人的手指来作为教学工具。同学们,我们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学生们伸出手说:有五个。此时,叶老师告诉学生,从小拇指开始,分别代表的是毫米、厘米、分米和米,而食指和大拇指之间跨度最大,所以大拇指代表的是千米。用这个办法,学生们就再也不会忘记长度单位互相的进阶关系了。


  秘诀2 一周一张作业单精选题目

  小学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回家作业并不稀奇,市教委也有这样的规定,但是三到五年级依然不布置回家作业,这似乎很难做到。

  叶丽雯说,她专门设计了一整套根据不同知识点分为复习、新授、提高内容的作业单,把学生该掌握的内容都放了进去。

  在叶丽雯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一张这样的作业单,这是一张只有A4纸大小的纸,上面大约有30道左右的题目,分为计算、判断、应用等多种题型,图文并茂,甚至还融入了卡通画。叶丽雯说,这样的作业单一个星期才做一张,而且全部在学校里完成。

  减负是什么?不是不做练习,而是精选题目,高效学习。叶丽雯从来不给学生做教辅书,但是每天下班后,她却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教辅书上的题目,然后设计出每个学习阶段的作业单。

  叶丽雯还特别强调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每一张作业单上她都会放入很多旧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学新知识的同时,也在不停重复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这样任何时候的飞行检查,学生们都不怕。


  [为什么不布置作业? ]

  带着私心减负方法比数量重要

  说起为何决定不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原因,叶丽雯坦言,一开始也是带着一些私心的。当时,我的孩子也开始读书,我不想孩子读得太辛苦,想为他减负,所以开始了大胆尝试。叶丽雯说,自己的孩子当时在杨浦区读书,老师总是把教辅书上的题目打印下来发给家长,让孩子回家做,孩子小小年纪就陷在了教辅书中,但是这样做作业的效果并不理想。

  叶丽雯认为,题目不在于做多,而在于做精,而且校内的练习在校内完成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让老师很清楚地知道学生的薄弱点,及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叶丽雯也有的是耐心。比如有的学生做作业慢,完不成作业单上的练习,叶老师总是说:没关系,明天再来做。对叶丽雯来说,重要的不是做多少练习,而是每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掌握。

  对此,三年级学生申屠凤翎的母亲徐艺深有感触。徐艺说,一开始自己也很担心,害怕没有作业影响孩子成绩,但慢慢她也发现,重复的作业没有用,有智慧的教学方法更管用。徐艺说,身边不少其他学校的孩子经常要回家操练一课一练之类的教辅书,但这样的做题是盲目的。在叶丽雯的班上,虽然没有回家作业,但孩子的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这让家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孩子的兴趣。


  [学生的成绩怎么样? ]

  她的学生,优质民办初中抢着要

  回家没作业,学生的成绩会因此受影响么?

  据了解,在小升初中,叶丽雯教的班级总有近半数学生被优质民办初中抢着要。

  叶老师说,2004年开始不布置回家作业的时候,心里也没底。但是第一年,区里飞行检查教学质量,全班22名学生全部达到优秀,这让她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也坚定了她继续走这条路的决心。

  不过一开始,她的方法还是遇到过来自家长的质疑。学校校长储蕾告诉记者,当年叶丽雯在上四年级一个班的数学课时,一位刚转学进她班的学生家长,听说叶丽雯教的班级不布置回家作业,执意要校长给孩子转个班级,说怕孩子学习成绩会下降。储蕾耐心地与这位家长交谈,可是家长依然将信将疑,最后,家长同意将孩子暂时留在叶丽雯的班上。

  人留下来了,但担心并没有消除。这位家长买来一大堆教辅,孩子天天做题做到深夜,渐渐地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到了期末测试时,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比班里其他同学差了一截。叶丽雯找到这位家长谈心,告诉他一味做作业只会让孩子讨厌学习,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怎么会好呢?

  让这位家长开始接受叶丽雯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小学毕业后还进了区里一所知名的初中,特别是数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无作业能否推广? ]

  一半数学老师尝试 不可能所有学科推行

  如今,叶丽雯跨年级带着两个班的数学课,同时还担任着学校分管数学的教导副主任工作,工作量非常大。校长储蕾表示,希望将她的这一套无作业教学方法在全校推广。

  储蕾说,如今在数学教学组,全校8名数学老师中,已经有半数老师在跟着做,而其他学科也有不少老师不布置回家作业。但还是有个别老师需要布置作业。储蕾表示,学校希望在全校推广,但毕竟也要考虑到,这样的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不是每一位老师的教学水准都能达到的,而且在所有学科推行也不太可能。


不留回家作业,她的学生照样上名校(作者:新闻晨报记者王婧)
     2013年的《上海教育》杂志第七期刊登了叶丽雯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在一起的图片。

不留回家作业,她的学生照样上名校(作者:新闻晨报记者王婧)
    2020年1月,我到虹口区曲阳三小看望储蕾校长(左1)和叶丽雯老师(右1),虹口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从2006年开始,就关注曲阳三小的数学作业单,关注该校的减负问题。2013年,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对该校进行督导的时候,我们发现该校不仅有数学作业单,而且有语文作业单和英语作业单。学校在减负方面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后来,督导室联合新闻媒体对该校的情况作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接下来,叶丽雯老师在上海市第三届白玉兰论坛上作主题发言,并成为“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新闻人物”。今年10月16日,叶丽雯副校长在微信中对我说:“我们做老师的心中一定要有学生。我校的‘作业单’也一直在改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