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看《觉醒年代》札记之刻在骨子里的礼貌

(2021-08-22 11:46:55)
分类: 影评文字
观看《觉醒年代》札记之刻在骨子里的礼貌

观看《觉醒年代》札记之刻在骨子里的礼貌

见面招呼,鞠躬;开口讲话,鞠躬;退避告辞,还是鞠躬……鞠躬是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细节。   
我十分喜欢觉醒年代剧中北大学子们见着老师深深鞠躬道一声:“先生好。”而老师们也回礼,微微鞠躬道一声:“同学好。”顿时文人气息扑面而来,而且我更喜欢“先生”这个词,总觉得脑中没有知识都对不起“先生”二字。        
观看《觉醒年代》札记之刻在骨子里的礼貌

我觉得很“先生”很儒雅,仿佛一下就回到了那个年代,那时候不光是北大校园,普通人与人之间见面也是要鞠躬问好的,特别有礼貌和文雅。 
鞠躬,原为祭祀之礼,形成于商朝。《论语•乡党》曰:“入公门,鞠躬如也”“执圭,鞠躬如也”。 根据杨伯峻先生的解释,这里的“鞠躬如也”,不能当“曲身”解,而是谨慎恭敬的样子,可见在正式场合,孔夫子从不敢怠慢。再一想,一个人只要怀有敬敬之心,必会颔首低眉、折叠身体,“形乎外,发于心”,鞠躬大概由此而来。 
              
观看《觉醒年代》札记之刻在骨子里的礼貌

观看《觉醒年代》札记之刻在骨子里的礼貌

辜鸿铭和黄侃是北大复古守旧派,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提倡的新文化针锋相对,时常矛盾激化,在学术和道义上进行犀利攻击!  他们虽然争吵激烈,但这是君子之间的交锋,没有为个人私利,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道不同,但绝不进行人格攻击!   
第38集里,陈独秀要离开北大,辜鸿铭和黄侃先生竟然都来为他送行!  辜鸿铭先生说:君去也,还斗否?几分玩笑中透含着对陈独秀的敬佩!   黄侃先生眼含泪花劝他留下来,依然道不同,但是,他们因为人格的高度,惺惺相惜,真是让人赞叹!     
陈独秀转过身离开,几位先生鞠躬相送!  
这样的胸襟与风骨和文明礼仪让人仰望!          

观看《觉醒年代》札记之刻在骨子里的礼貌

蔡元培先生提倡“兼容并包”,他说“文化是割不断的。新文化只能在旧文化的襁褓中生长!”。可以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在学术上争得面红耳赤。但是修身是读书人必须要做的,这也是为什么《觉醒年代》剧中每个先生都显得那么谦卑有礼。     
我们国家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是一步一步前行的。新文化往往在旧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成长为新的参天大树。所以旧文化并不能完全抛弃,而古代文人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观看《觉醒年代》札记之刻在骨子里的礼貌

喜欢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演讲中关于礼貌方面的话,摘录如下:  
“中国人比外国人有礼貌,这是在全世界都公认的。”   
“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绪。”   
“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名贵的散发着芬芳的香水。”    
是啊,中华民族的礼仪是刻入骨髓的,我们的礼貌都是源于内心,源自于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所带来的自信。

观看《觉醒年代》札记之刻在骨子里的礼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