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默默修伞15年,城市温情的微观样本

(2025-10-30 07:13:35)
标签:

时评

默默修伞15年,城市温情的微观样本


  秋日的清晨,北仑区新碶街道米兰社区鸿翔锦园小区附近,67岁的李启旺走向自己的修理铺。修理铺紧挨小区外围墙,几根旧铁钉上挂着几把雨伞,旁边红油漆喷写的“爱心伞”招牌格外醒目。这里既是他靠手艺营生的小铺,也是承载公益的固定站点——15年里,他修好1700多把或丢弃或破损的伞,免费供路人取用。(10月23日《宁波晚报》)

  伞,可以遮阳,可以挡雨,是人们居家生活的必需品。伞的零件很多,只要一个缺失或损坏,整把伞往往就没法用了。由于找不到修伞人,很多人便把坏伞一扔了之,这样既浪费也不环保。作为修鞋匠的李启旺看在眼里,便开始拾掇丢掉的坏雨伞自己修,用手艺守护“惜物”传统,也把城市温情留住。

  修伞是一门技术活,远不是换个螺丝、接根伞骨这么简单。每一把旧伞到了李启旺手里,都会经过分类处理。能修的,他会拆洗伞面、更换弯掉的伞骨、缝补边角破洞,里里外外擦得干干净净;实在修不好的,就拆成零件装在盒子里,下次其他伞缺配件时正好用上。在李启旺修伞摊前,只见他指尖捏着一把断了骨的旧伞,像医生给病人把脉似的,顺着伞骨摸下去。不锈钢的伞骨锈了,他用砂纸轻轻磨;伞布破了个洞,他翻出藏在工具箱里的边角料,选了块颜色相近的,穿针引线时,老花镜滑到鼻尖,他抬头揉了揉眼睛,又低头继续——这一修就是15年。

  李启旺默默修伞15年,修的不仅是伞,更是别人的“记忆”——老夫妻的定情伞、年轻人的前女友伞、老太太的孙子伞,每把伞都藏着一个故事,李启旺用小而密的善举,把温情输送到每个角落。他修了1700多把伞,免费挂于小区外"爱心伞"摊位供人取用。尽管归还率不足10%,他仍坚持"用才有价值"的信念。这种“不计回报”的坚持,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心门”——原来,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可以是一把修好了的伞,一场不期而遇的善意。

  其实,城市的温情,从来都不是靠宏大的工程,而是靠这些微观的、日常的善举。就像李启旺的15年修伞,他用自己的手艺和坚持,把“陌生人”变成“熟人”,把“冷漠”变成“温暖”。愿我们的城市,多一些这样的“修伞爷爷”,多一些这样的“微观善举”。因为,一把伞的重量,就是城市的温度;一个人的坚持,就是城市的温情.就像李启旺说的:“每把伞被拿走,就实现了它的价值。”而每个“修伞人”的坚持,也实现了城市的价值——让城市更像“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