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士下乡,把科研成果“种”到田间

(2025-10-31 07:12:47)
标签:

时评

博士下乡,把科研成果“种”到田间


为破解乡村振兴中人才、技术、资金等短缺难题,岳西县实施“百名博士进老区(岳西)引百企旺百业兴百村”工程,借助博士专家的先进理念、技术、管理及人脉资源,实现引企、旺业、兴村的目标。首批22名博士在挂职期间,帮助挂职村选定产业发展方向27个,解决发展难题21个,推动实施投资项目9个。1025日《安庆日报》)

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下乡就是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实验室成果搬到田间地头和企业,通过驻点服务、技术指导、共建平台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真正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

田野上天地广阔,“农”字里大有作为。岳西县柔性引进22名博士到县内乡村挂职不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而是奋战在农业农村一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成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青天乡老鸭村挂职博士刘盛全为该村引进优质桃树1.1万棵,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王玉洁在姚河乡香炉村挂任荣誉村主任,专门开展茶机研发与制造,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推进技术革新;在五河镇河南村挂职的李兴国博士依托专业特长,协助村里开展地质灾害风险点排查,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还为村里山泉水开发、茶叶销售等事务积极奔走……事实证明,只有扎根于大地,才能把聪明才智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靓丽风景。

习近平 总书记在视察吉林梨树县的黑土地时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专家学者要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是一件骄傲且光荣的事。博士乡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下沉不但带来了乡村的致富“密码”,带来了新项目、新产品,更带来了新思维、新观念,而这恰恰是乡村振兴最为欠缺的。这对乡村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投奔乡村、建设乡村,重要性显而易见。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没有农业科技现代化,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实、再好的项目也难以实施,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自然会濒临枯竭。博士下乡有助于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升级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我们实现社会公平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沉下心、俯下身,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必能使众多“藏在深闺人未知”的农业科技成果走进寻常百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