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筑牢根基,让农民健康有“医”靠

(2025-10-05 08:47:13)
标签:

时评

筑牢根基,让农民健康有“医”靠


今年以来,慈溪卫健部门持续推广“村级卫生室一体化托管”模式,加快补齐村级卫生室医护人员少、年龄偏大等服务短板,不仅延伸了服务触角,也让村里没有卫生室的农村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据了解,慈溪现有村级医疗卫生机构405家,包括卫生室、医疗点,覆盖该市所有建制村。925日《宁波日报》)

  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守护农村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慈溪通过异地新建、原址改扩建或重新装修等方式改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面貌,加快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下沉,重塑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破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现出强化乡村医疗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

  看病是每个人的刚需,健康与医疗是最重要的民生之一。应当说,随着医保服务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乡村医疗正在改写“小病拖、大病扛”的旧图景。但农村医疗仍面临着“缺医少药”“硬件跟不上”等多重困境,有些村里没有卫生室,有些村医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更新滞后,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要真正实现农民健康有“医”,既要加大对乡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投入,完善基础设备配置,筑牢乡村医疗的“毛细血管”又要跳出短期保障思维,从人才供给、服务机制等多维度筑牢长效根基,确保常见病、慢性病在家门口得到有效诊疗,让健康红利真正扎根乡村,这也契合了农村居民的普遍期待。 

  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农村卫生室作为农村最基层的医疗机构,是广大农民就医的第一站,也是实现医疗保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村居民“少跑腿”“少垫资”,就要精准满足村民看病就医需求,集中力量完善“家门口”医疗服务和基础设施。比如,打破“人才瓶颈”,让乡村医生“引得进、留得住”比如打通村卫生室医保结算,让医保政策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又比如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不出村、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互联网+”医保的便捷等等只有用坚守诠释“解除病痛、守护健康”的初心才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病有所医、健康有靠”优质医疗服务。

服务无小事,细节暖人心。农民健康的守护,既需要制度的“刚性支撑”,也需要无数“扎根乡土”的医者与群众的“双向奔赴”。 唯有持续强化政策落地、补齐资源短板,让医疗资源沉下去、人才队伍稳下来、健康理念树起来,才能真正筑牢农民健康的“铜墙铁壁”,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