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为媒,融”文化发展之“韵”

标签:
时评 |

记者从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获悉,9月8日至12日,在“国风国韵飘香江”文化演出季中,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将携《罗帕记》《女驸马》在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与香港观众见面,以戏为缘,重温经典,进一步促进安徽与香港地区文化交流融合。(《安庆晚报》9月2日)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连接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情感的纽带。在“国风国韵飘香江”文化演出季中,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携经典黄梅戏《罗帕记》《女驸马》赴香港演出,以“戏”为媒,重温时代记忆,促进安徽与香港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为地区文化交流树立了典范。
黄梅戏在香港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传入香港,赢得了香港同胞的青睐并传唱。香港邵氏电影公司顺势拍摄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江山美人》等一系列黄梅调电影,风靡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地,掀起了黄梅戏热潮。这些经典剧目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深深烙印在香港观众心中。2024年12月,再芬黄梅曾携《天仙配》《女驸马》登陆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其火爆的演出场景让人记忆犹新。此次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携《罗帕记》《女驸马》在香港上演,正是重拾了这份时代记忆,重温了过往情怀,必将成功唤起香港老一辈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此次黄梅戏赴港演出,是安徽与香港地区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实践,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它加强了两地的文化联系,提升了香港和内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共同记忆和情感共鸣。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地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情谊,促进了安徽与香港的文化交流融合。另一方面,黄梅戏作为具有安徽省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交流品牌,以自身品牌为先导,以“国风国韵飘香江”项目为依托,加强了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文化交流,讲好安徽故事,传播好安徽声音,树立安徽形象。此次演出也开启了黄梅戏在香港发展的新篇章,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让香港的年轻观众领略到来自再芬剧院的黄梅戏新时代不一样的风采。
文化是心灵的桥梁,戏剧以其独特魅力打动人心、促进理解。随着“香港·安徽黄梅戏文化周”的进一步交流,相信黄梅戏等优秀传统戏曲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更多人投身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热情,为地区文化交流融合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