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寻实践路径,共赴“绿动未来”

标签:
时评 |

化工行业产业链长、产品种类多、供应链及产业链构成复杂,行业上下游细分市场众多,与不少其他行业高度相关,是影响其他行业“范围3”排放的重要因素,超过95%的工业产品必须依赖化工。由此,化工行业可通过自身减排助推其他行业,在工业节能降碳中起到关键作用。可见,化工行业并不是低碳发展的阻碍,而是碳减排的重要推动力。化工企业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现“双碳”愿景的路径和措施,使企业真正转型为绿色石化企业。
一是深挖再生资源潜力。要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化工固废循环利用率带来原料需求下降进而降低化工行业的碳排放。开展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研发与应用,发展废塑料、废橡胶、废锂电池循环利用技术,提升固体废物绿色循环水平。磷石膏是磷化工生产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是制约磷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近年来,贵州磷化集团全力探索磷石膏变“废”为宝的路径,建成了全球首套年产30万吨无水石膏装置,以及年产2.5万吨无水石膏母粒生产线,实现了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循环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落后产能通常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特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企业当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向“绿色+智能”蝶变。宜都华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从工艺、能耗、环保和安全等方面着手,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形成专有环保处理技术,实现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其年产1.5万吨紫外线吸收剂项目,使产品能耗降低40%,污染减少一半,开发新产品20多项。
三是提升绿色低碳工艺。绿色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污染物,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化工企业应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眼下,不少企业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生产供电,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为解决“靠天吃饭”的风能、太阳能无处发力的问题,武汉长兴集团还研发出“绿电氢储能充电宝”,把富余的绿电转化为氢气储存起来,需要时这些氢气能用于发电或供氢能源汽车加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