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成良好习惯,做终身阅读者

(2024-08-09 15:39:18)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基础教育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好的习惯也将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终身阅读者提供持续的动力。开卷有益的前提是图书在思想、情感、语言等方面要文质兼美,因此有没有选择图书的意识与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是要注意图书出版的单位,不同出版社的图书质量是会有差异的;二是要关注版本的差异,如全本与节选本、原版与改编版、不同年代的版本等,有的差别比较大;三是来自外国的著作,还存在译本不同的情况,好的译本应该做到“信、达、雅”,但这是有难度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比较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译文的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提醒师生要对译本进行区分与选择。
阅读有计划。“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基础是学生沉浸式的阅读,指向的是学生自主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要读得完、读得好,就需要对阅读进行合理规划。规划的内容包括阅读的时间、进度、阅读方法,以及如何呈现自己的理解、通过怎样的形式与伙伴或者其他人进行交流分享等。
能爱护书籍。爱护书籍既是对图书的保护,更是一种珍视的态度,本质上是对阅读的兴趣、热爱与尊重。对小学生来说,爱护书籍习惯的培养,应该从一开始就重视并贯穿始终。大体应包括呵护书籍,不污染、损伤书籍;小心拿取或存放,注意清洁;自己的书,可以圈画、批注,但不胡乱涂抹;借阅的书,不折页、不写画;能按一定分类对自己的图书进行整理,能主动请求他人帮助修复有损坏的书籍,等等。
乐于交流分享。整本书阅读既需要个人独立地阅读,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分享,分享的快乐是对整本书阅读的一种有效且温暖的激励。讲出来,是对阅读体会的梳理,使阅读感受相互碰撞,读书见解相互激发,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增进对整本书的理解。义教新课标在第一至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中对“交流分享”提出了具体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从“介绍”到“分享”再到“推荐并说明理由”,渐次提升。在本任务群中,教师“应创设自由阅读、快乐分享的氛围,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交流分享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