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创意美术实践研究心得体会
(2019-10-24 12:24:37)大班创意美术实践研究心得体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的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观察,起到教学中的合作者、支持者的作用。
1.为孩子的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孩子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而与创意美术用不同的材料来创作让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用自己想用、能用、可用的材料进行创作,使孩子对美术活动有更多的兴趣。这种创意美术活动符合孩子的天性,反映了孩子的本质,通过创意美术活动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孩子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认为:美术是内在于儿童的一种语言,是儿童自我表达的工具,儿童绘画具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和形式。是儿童在探索和信手涂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出来的,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几感受美、抒发情感、也能发泄不愉快的情绪,它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图画是图形表征,同时又表征着语言。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绘画水平较低,不能用自己的创意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因而,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来说,这是让成人了解孩子绘画意图及其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
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孩子们表达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尽情表达,虽然他们的小手还不那么灵巧。在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就尽量先用语言进行引导而不是让幼儿看范例,请幼儿先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创设一个“说画”的机会,它能唤醒人们的童心引人步入美好的童话世界。通过恰当的“说”,不但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创作环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而且在同伴间的交流中起到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促使孩子大胆表现、大胆想象创造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扩大孩子的想象空间
了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帮助孩子更好地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创作与想象,老师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通过看PPT图片、讲述自己的小故事或自己的发现,加入到孩子的活动行列当中。因为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仍然受年龄特征的限制。
如:做秋天的主题创意画,我说我见过这样的树,用树叶堆积起来的,然后出示树叶堆积的画;又或者说我见过用树叶做成的小鱼,看到这些PPT图片,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被老师打开,也就渐渐思索着还有什么东西(动物)可以用树叶来创作。
4.正确评价幼儿作品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同。幼儿也不例外,而且,这种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比成人更强烈。幼儿创作的能力各不相同,应考虑对他们创造性的培养,不能只掌“像与不像、行与不行”作为评价一幅幼儿作品的标准。在对待物儿作品的评价时,常用欣赏、鼓励的语言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只要是幼儿认为应该要在作品中喜欢表现的就让他们画上,不限制幼儿“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如:一位幼儿在自己手腕上画了弯弯的几道,告诉我:“这是我的手表”过了一会儿她又告诉我“这是我妈妈买给我的香蕉”,又过了一会儿她又说“这个其实是苹果”。可见,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作为辅导教师不应束缚幼儿的思维,要积极鼓励幼儿放飞想象的翅膀,诱导幼儿自发的表现,发泄其内心的情感,从而提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实现自我发展。
幼儿创意美术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幼儿绘画技能的提高,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喜好、发挥自己的水平、养成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来接触、感知世界,获得经验,自主地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了学习创意美术的主人。尤其是大班这一阶段,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关键期,教师应把握时机,大胆实施创意美术教学,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