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执行完死刑后,发现罪犯是被冤枉的,解决方法你绝对意想不到

(2025-10-27 22:09:00)
标签:

靠谱律师

硬核

涨知识

深度

互联网

 

一、冤案始末:61天定死刑,一条青春的陨落

-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18岁工人呼格吉勒图在公厕发现女尸,主动报案,反被认定为凶手。

- 从逮捕到死刑仅61天:法院一审、二审迅速判决死刑,5天后执行。呼格生前高喊“冤枉”,却无人倾听。

-父母的血泪抗争:母亲尚爱云说:“我儿子死得太冤了!”老两口奔走9年,攒下46张火车票,只为儿子清白。

 

二、改判原因:真凶现身、证据漏洞

1. 真凶落网击碎谎言:

- 2005年,系列杀人犯赵志红落网,主动供认“4·9女尸案”是真凶,细节高度吻合。

- 赵志红的供述与现场证据一致,而原审证据仅靠口供,无物证支撑。

2.原审证据严重缺陷:

- 案件存在“重口供、轻证据”问题,呼格的有罪供述可能通过刑讯逼供获取。

- 关键物证(如作案工具)来源不明,证据链断裂,符合“疑罪从无”原则。

3. 司法理念进步:

- 2014年,最高法强调“疑罪从无”,推动纠错。学者指出:“过去忽视人权保障”。

 

三、改判过程:9年申诉路,终迎无罪判决

- 漫长申诉:父母连续9年上访,多次被驳回。直到2014年,内蒙古高院主动启动再审。

- 历史性改判:

- 2014年12月15日,法院撤销原判,宣告呼格无罪。

- 2015年,国家赔偿家属205万元,包括精神抚慰金。

- 追责与反思:27名责任人被查处,但多数追责“无下文”,暴露司法问责困境。

 

四、 制度进步:

以后本该判死刑的案件,如果证据链不闭合,就不判死刑立即执行,判死缓,留你一条命。就算说以后出错了,至少也不到杀错人的地步。从此,司法正式进入疑罪从缓的时代。

你不相信,那就搜搜女神探吧。现在网上打她全名,作品都发不出去了。

#呼格吉勒图 #冤案昭雪 #司法公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