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婴离世家长获赔88万被律师拿走55万

(2025-10-29 07:32:06)
标签:

互联网

靠谱律师

深度

硬核

涨知识

 

孩子不幸离世,医院最终赔了88.8万,律师却分走了55万。这个数字乍一看确实惊人,但回顾整件事的过程——这55万,不是事后硬抢的,而是从一开始就白纸黑字谈妥的一场“对赌”。

要理解家属为什么会签这种合同,必须先知道前一个案子:在这之前,他们为了孩子的另一桩医疗纠纷,已经把一家诊所告上法庭。那场官司打了整整两年,耗尽心力,最后法院只判赔了2万元。

两年时间,2万赔偿。这个结果,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对法律维权感到心寒和疲惫,也会让他们对后续赔偿的预期变得非常现实,甚至悲观。

所以,当家属转向起诉这家医院时,律师找上门说:“不用你先掏钱,我们来做个约定:赔款超过23万的部分归我,不到23万我一分不收。”

家属一听,很可能觉得:“23万?我连想都不敢想。之前告诊所折腾两年才拿2万,这次能赔过23万的概率太低了。” 在他们看来,这几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约定——白白请一个律师帮自己干活。

但他们没想到,律师做了完全相反的判断。律师赌的就是:这个案子的赔偿金额,会远远超过23万。

结果,律师赌赢了。医院赔了88.8万。
超出23万的部分是 88.8 - 23 = 65.8万。
所以,律师按约定本可拿走65.8万,最终实际拿走的55万,可能已经是“打折”后的结果。

说到底,这不是事后反悔的“收费过高”,而是一场事前约定的“风险买卖”。

家属因为此前的遭遇(2万/2年),不愿再承担任何前期成本,也压根不敢想象能赔到80多万的天价,于是他们选择用“可能的高额溢价”,去换取一个“确定的保底收益”和“零前期投入”。

而律师,则用自己专业的判断力和愿意承担全盘败诉风险的勇气,换来了可能的高回报。

我绝不是为违规收费开脱。这种收费方式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中不仅违规,也触碰了大众的情感底线。但这件事残酷地揭示了一个现实:
当普通人因过往挫折而低估了自身权益的价值时,就很容易用未来的“巨大潜力”,去交换眼前的“确定性”。“风浪越大,鱼越贵。”

最后声明一下,任何违规的收费方式我都不赞同,我从来不做这种风险代理。大部分纯风险案件属于白忙活,少数赢了的案件会被各种埋怨收费太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