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和七十二贤人生平系年四十九

(2023-12-02 17:36:59)
分类: 先秦名人

周贞定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42年】

本年,孔门弟子公西赤子华不禄。

  公西华墓,在东明县境闵子墓东二十余步,径五十亩。旁有公西村,与闵子骞并祀一祠。【东明县志】



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41年】

  费子阳谓子思曰吾念宗周将灭,泣涕不可禁也子思曰然此亦子之善意也。夫能以智知可知,而不能以智知未可知,危之道也。今以一人之身,忧世之不治,而泣涕不禁,是忧河水之浊而以泣清之也,其为无益莫大焉。故微子去殷,纪季入齐,良知时也。唯能不忧世之乱而患身之不治者,可与言道矣【孔从子.抗志

  申祥四十一岁,长子钟请学,诏以子思教子白之法,尊以束治心性。无陷曲学,朝夕当乾惕也。【掘坊志】、颛孙家谱

钟请学于申祥,申祥曰吾闻子思之告白也,夫之教必始于终于,而曲乐不与焉。生一子文。颛孙家谱

约本年,左丘明不禄。

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纂异同为《国语》。又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汉书.司马迁传】

左邱明,为鲁左史官。生子:瞻。瞻,通习儒道,博学高尚。【左传精舍志】

先贤左子墓,在肥城西南五十里正觉寺之西。墓右都君庄系左子故里。【左传精舍志】

鲁太史墓,在陶丘之巅,鲁太史乃左丘明之父也。【定陶县志】

左冈,《寰宇记》云左冈冈阜连属,林木交映,以近左城,故名。相传春秋左丘明父葬处。【定陶县志】

  左山,《水经》云左岗在县西北六十里,与州接境,相传为春秋时太史左丘明父墓,而左氏族众所居也。【曹县志】



周考哲王元年【公元前440年】

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吕氏春秋.孝行览孝行】、【礼记.祭义】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曾子曰:夫子可谓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鲜香,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者,国人皆称愿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宣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彊者,彊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天地,衡之而衡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殁,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谓礼终矣。【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礼记.祭义】

长息问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之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我何哉!【孟子.万章上】

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读书。曾子曰:宣,而居参之门,三年不学,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学?宣见夫子居宫庭,亲在,叱咤之声未尝至于犬马,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应宾客,恭俭而不懈惰,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见夫子之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宣说之,学而未能。宣说此三者学而未能,宣安敢不学而居夫子之门乎?曾子避席谢之曰:参不及宣,其学而已。说苑.反质】

公明仪,南武城人。公明宣,公明仪之弟,南武城人。公明高,公明宣之弟,南武城人。【兖州府志】

字叔鱼号以京,伯虎四子。居齐之千乘,孔子弟子,少孔子廿十九岁。晚岁迁居山东郓州。生于周景王廿十三年己卯岁,卒于周考王元年辛丑岁,享寿八十三龄。【梁氏族谱

梁鳣,钧四子。号以京,字叔鱼,谥曰惠。配邹阳氏,继龙氏。子三:赠、赗、赎。中国梁氏族史


 

周考哲王二年【公元前439年】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之。疲武闻之,知所以归心矣。【淮南子.人间训】、【韩诗外传.八】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溪公。文侯曰:“溪公,子之师邪?”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称道数当,故无择称之。”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子方曰:“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无择何足以称之!”子方出,文侯傥然,终日不言。召前立臣而语之曰:“远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吾闻子方之师,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夫魏真为我累耳!”【庄子.外篇田子方】、【高士传.中】

魏文侯与田子方语,有两僮子衣青白衣,而侍于君前,子方曰:此君之宠子乎!文侯曰:非也,其父死于战,此其幼孤也,寡人收之。子方曰:臣以君之贼心为足矣今滋甚,君之宠此子也,又且以谁之父杀之乎?文侯愍然曰:寡人受令矣。自是以后,兵革不用。【说苑.复恩】

 

 

周考哲王三年【公元前438年】

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轼段干木,故群俊竞至,名过齐桓,秦人不敢窥兵于西河,斯盖积贤人之符也。【后汉书.李固传】

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国治身逸。【吕氏春秋.开春论察贤】

安阳有西河,即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所游之地,以赵、魏多儒,在齐、鲁、邹之西,故呼西河。子夏所居之西河当在此,在今河南汤阴县东三十里羑水之南。【隋图经】

西河,在安阳县境内。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所游之地,故呼为西河。【古今图书集成.彰德府】

  汤东三十五里西河社。七国时,子夏、子方、干木三贤经游处也。【重修东岳天齐仁圣帝庙记】



周考哲王五年【公元前436年】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颜氏家训.勉学】

曾子年七十,文字始就,始能著书。【宋景文笔记】

《曾子》者,曾参与其弟子公明仪、乐正子春、单居离、曾元、曾华之徒讲论孝行之道、天地事物之原。凡十篇。自《修身》至于《天圆》,己见于《大戴礼》,篇为四十九,为五十八。他又杂见于《小戴礼》,略无少异。是固后人掇拾以为之者欤?子略

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荀子.法行】

曾子有疾,曾元抱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吾无颜氏之才,何以告汝?虽无能,君子务益。夫华多实少者,天也;言多行少者,人也。夫飞鸟以山为卑,而层巢其巅;鱼鳖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然所以得者饵也。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说苑.敬慎】

曾子曰:“鹰鹫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鼋鼍鱼鳖以渊为浅,而穿穴其中。卒其所以得者,饵也。君子苟不求利禄,则不害其身。”【说苑.谈丛】

曾子疾病,曾元抑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微乎!吾无夫颜氏之言,吾何以语汝哉!然而君子之务,尽有之矣;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鹰鶽以山为卑,而曾巢其上,鱼鳖、鼋鼍以渊为浅,而蹶穴其中,卒其所以得之者,饵也;是故君子苟无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哉?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故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有老幼焉,故君子思其不可复者而先施焉。

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老年耆艾,虽欲弟,谁为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他,在加之志而已矣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则与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哉?吾不见好学盛而不衰者矣,吾不见好教如食疾子者矣,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吾不见孜孜而与来而改者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论语.泰伯】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开予足,开予手,而今而,吾知免夫。小子!”【论衡.四讳】



周考哲王六年【公元前435年】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

曾子有疾,孟敬子往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必有悲声;君子集大辟,必有顺辞。礼有三仪,知之乎?”对曰:“不识也。”曾子曰:“坐,吾语汝。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修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修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若夫置樽俎、列笾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虽勿能可也。”【说苑.修文】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礼记.檀弓上】

曾参卒于周考王六年丙午年,享年七十一岁,葬于济宁州嘉祥县南四十里,武山西南玄寨山之麓。妣公羊氏,敕封一品夫人。生子三元、申、华。【曾氏族谱】

曾参,字子舆。生于周敬王丙申年,十月十二日。性至孝。师事孔子,得一贯之传。行辇七十,道愈该洽多著书,惟其传者子思。于周考王丙午年,,葬山东济宁州嘉祥县南四十里,武山西南距武城旧居五里元寨山之麓。【武城曾氏族谱】

约本年,孔门弟子叔仲会子期不禄。

 


周考哲王八年【公元前433年】

陈子车死于卫。其要与其家大大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檀弓下】

约本年,孔门弟子陈亢子禽卒于卫,其子德和瑶率领父亲弟子二十余人,护送灵柩返回陈城,后葬于太康。【孔门弟子画传】

陈亢,字子禽,系陈胡公满二十代孙,为庶支,与湣公同辈,生于周敬王九年陈惠公二十三年因楚国入侵陈国,亢公逃至国河阳,后游于东鲁,受业于孔子门下,朝夕进德修业,身通六艺,成为孔子七十二高足之一。亢公终身无仕,推行儒道,忠贞不二,课读教徒,培育了大批人才。晚年居于魏,卒于周考王八年,享年七十八岁。亢公二子德、瑶率其弟子二十余人,扶柩归里,治丧于陈城,葬于陈阳夏城北来凤岗。长子德公守墓,以阳夏为家,繁衍生息;次子瑶公乃居故地敬业,隐而不仕,继承父业,课徒教子,以耕作为业,兼制陶。其名声播遐迩,成一方大儒。各地学子慕名而来,请求入门者络绎不绝。陈氏世系源流】

陈亢,字子亢,一字子禽。年十八,因楚人入陈,北逃于河阳。游鲁,受业于孔子,朝夕进德。享寿七十八岁,乃卒于卫之河阳。其子德、次子瑶,弟子二十余人治丧礼,复葬于宛丘。停灵于今太康城北二十五里,故后人名之曰:停灵峰。其时卜地于来凤岗,去城二十里,遂葬之。云墓高八尺。【陈氏家谱】

  陈瑶生于周敬王三十二年年纪轻轻就已“身通六艺”。陈亢去世之后,陈瑶继承父业继续在讲学台课徒传道。族谱称陈瑶为“一方硕儒”,终身隐而不仕,躬耕乡里。学名远播,八方学子慕名而来,求入门墙者络绎不绝。陈氏族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