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和七十二贤人生平系年五十

(2023-12-03 17:38:56)
标签:

杂谈

分类: 先秦名人

周考哲王九年【公元前432年】

圣人言则为经,动则为法。故孔子与曾子论孝,而门人书之,谓之《孝经》。【古文孝经指解.自序】

《孝经》,曾子问孝于仲尼,退而与门弟子言之,门弟子类而成书。【经义考】

《孝经》,此是春秋战国间,七十子之徒所作也,稍后于《论语》,而与《大学》、《中庸》、《孔子闲居》、《仲尼燕居》、《坊记》、《表记》诸篇同时,如出一手,故每说一章,必有引经数语以为证此篇,定例也。【孝经问】

魏文侯受经于子夏,作孝经传六国之君,尊儒好古,莫文侯若也。【汉书.艺文志】

文侯受经艺于子夏,撰有《孝经传》。【曝书亭集】

发明章句始自子夏。【后汉书.徐防传】

约本年,孔门弟子颜幸子柳不禄。


周考哲王十四年【公元前427年】

约本年,孔门弟子曹恤子循不禄

传十七世至公孙惠,惠贤让,避春秋诸侯争霸、礼崩乐坏之乱世悼公二年,随父子欣时由鄸邑去曹奔宋适蔡定居于斯。公元前501年,十八世祖曹卹诞降。卹生于斯,卒于斯,是故为曹寨。【千泽堂曹氏祖祠宗派碑序

先贤曹卹墓,在洙湖镇曹寨村后。【上蔡县志】

  阙党字华邱周敬王二十八年己酉七月初六日生至周考王十四年甲寅十月十四日殁葬孔家岭风吹罗带形。【阙氏家谱】



周考哲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

曾参家武城,西有曾参之墓,西北有忠孝祠。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乙卯岁,二月十五日。【曾氏族谱】

  周考王十五年,淮阳一带闹饥荒,饿死者不计其数。就在那一年四月初八这一天,陈瑶亲自领着族人到莲果池采集莲果,施舍给周边四十八个村的村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后来,村民们为纪念陈瑶的“莲果之恩”, 便自发在莲果池北建造了一座祠堂,取名”莲果祠”。此后每年的四月初八,周边各个村子的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这里,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淮阳陈瑶传说】



周威烈王元年【公元前425年】

曾西从曾申学《诗经》,仕于鲁国。周威烈王元年,见任魏文侯教席之卜商于魏国西河,魏文侯欲官之,不受而去。【曾氏族谱】

申详五十七岁,次子鼎慕先王遗风,携子如鲁,家于邹。【颛孙家谱

申详生子二:长子钟,在萧地,尊《诗》、《书》、《礼》、《乐》,朝夕不疲,以束心性。次子鼎,因慕先王遗风,携子避乱彭城适邹,居香城,乃北宗也。【堀坊志】

 

  申祥次子鼎因慕先圣之遗风,携子如鲁,家于邹。堀坊志



周威烈王六年【公元前420年】

约本年,子夏卜商不禄。

传说卜子夏于老年同孙子前去曲阜祭典孔子,在途中曹地北卜堌都逝世,其孙将椁木运回故里,当走到董杨门南地时,大家停下来休息时,突然大风狂起,飞沙走石,凤停后,狂风卷起一个大土堆,把子夏的棺木埋住了。【卜氏宗谱】

其水东南径子夏陵北,东入河。河水又南径子夏石室东,南北有二石室,临侧河崖,即子夏庙室也。【水经.河水注】

先贤卜子,名商,字子夏,卫国人,后居魏之西河,先世官周之太卜,因以为氏。先贤适鲁卒于曹,葬于曹州北十里许,名其地曰卜堌都。子二人一曰芹,早丧。一曰判,博学隐居。【卜氏宗谱】

始祖卜商,字子夏,子二长芹,未冠早丧,无嗣,次判为宗子。二代祖卜判,字子得。受先贤之传,继衍西河之教,博学不仕。年七十四卒,葬于河津县辛封村。子一哲。【巨野卜氏宗谱】

子夏生二子文公、章公。文公早殁,无嗣。章公字夷皋,生子一,名仁。【浏阳卜氏族谱】

判,字子决,博学不仕,受诗于先贤,能得其传。生子哲。【卜氏宗谱】

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荀子.非十二子】

赵树德,字泽英,号西河野叟,少梁人。师子夏,创办少梁书院,教衍西河五十秋。

  橐,原名託,改名橐,字仲廉。周敬王丁未,三月十八日子时生。年甫七龄,与孔子论天文,穷难孔子,名传东鲁,称为“圣师”。年二十八,仕鲁大夫,食邑曲阜,各注《鲁志》。卒年七十有五。【项氏宗谱】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

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怿而去。【史记.魏世家】

田子方侍魏文侯坐,太子击趋而入见,宾客群臣皆起,田子方独不起,文侯有不说之色,太子亦然,田子方称曰为子起欤?无如礼何!不为子起欤?无如罪何!请为子诵楚恭王之为太子也,将出之云梦,遇大夫工尹,工尹遂趋避家人之门中,太子下车从之家人之门中曰:子大夫何为其若是?吾闻之,敬其父者不兼其子,兼其子者不祥莫大焉,子大夫何为其若是?工尹曰:向吾望见子之面,今而后记子之心,审如此,汝将何之?文侯曰善。太子击前诵恭王之言,诵三遍而请习之。说苑.敬慎】

魏文侯从中山奔命安邑,田子方从,子击过之,下车而趋,子方坐乘如故,告太子曰:为我请君,待我朝歌。太子不说,因为子方曰:不识贫穷者骄人,富贵者骄人乎?子方曰:贫穷者骄人,富贵者安敢骄人,人主骄人而亡其国,吾未见以国待亡者也;大夫骄人而亡其家,吾未见以家待亡者也。贫穷者若不得意,纳履而去,安往不得贫穷乎?贫穷者骄人,富贵者安敢骄人。

  太子及文侯道田子方之语,文侯叹曰:微吾子之故,吾安得闻贤人之言,吾下子方以行,得而友之。自吾友子方也,君臣益亲,百姓益附,吾是以得友士之功;我欲伐中山,吾以武下乐羊,三年而中山为献于我,我是以得有武之功。吾所以不少进于此者,吾未见以智骄我者也;若得以智骄我者,岂不及古之人乎?【韩诗外传.九】【说苑.尊贤】



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

高柴生于周景王二十四年庚辰,三月十五日。卒于周安王九年,九月初九,无疾而逝,享年一百二十八岁。【高氏族谱】

高柴:良夫公之子,字子羔,卫国司徒,孔子弟子。生九子:石、阳、硕、慧、魁、祥、钦、刚、爽。号曰共城侯祖高氏。【高氏总谱】

子羔之袭也,茧衣裳、与税衣、纁袡为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一。曾子曾申不袭妇服。【礼记.杂记上

高子羔墓,位于城西北二十六公里宁庄村东,为圆形墓冢。周长今百米,高二米。【太康县志】

  老匙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其形如匙,相传高柴女葬父于此。【古今图书集成.莱州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