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和七十二贤人生平系年四十七

(2023-11-30 19:56: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先秦名人

周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

周贞定王十七年,郑子六十四岁,仕任城为大夫已而为相,当时任城政苛赋重,郑子书革其弊,省刑薄敛,以礼乐化民三年而任国大治,邻闻之未有敢侵凌者。【郑氏族谱】

 

    

周贞定王十八年【公元前451年】

约本年,孔门弟子宓不齐子贱商瞿子木不禄。

宓子贱不斗而死人手。【韩非子.难言】

宓子晚年立志巡视江水,于鲁悼公十七年,病死在路上。【孔门弟子画传】

宓子贱的坟墓在凤阳寿州以南六十里铁佛岗,以前有块石碑,上边刻有:子贱为鲁使吴,死于道,因葬焉。【单县志】

宓子即宓子贱,春秋末鲁国人,名不齐,孔子学生,曾为单父宰。死于楚地,其墓在瓦埠镇东南铁佛岗。【寿县志】

春秋末,孔子弟子宓子贱因受命由鲁使吴,途径楚地寿阳时,不幸病卒,葬于此。葬于瓦埠镇东南铁佛岗。【寿县志】

寿州南六十里有宓子墓。宓子孔子弟子宓子贱也。寿在春秋为楚地,宓子鲁人。《志》以为使楚,卒而葬焉者也。【君子祠记】

孔子弟子七十二人之一的宓子贱,春秋末年,由鲁使吴,途经瓦埠,在此授业,在现在的瓦埠小学的所在地广招贤土,传授儒学,大论儒家之道,授业育人。经年间,一场大病使宓子贱客死异乡,众学子义捐银两,在宓子贱讲学的地方建起了祠堂,称为宓子祠,祠堂正中供奉着宓子的石刻像,供后人凭吊,并将宓子厚葬于离瓦埠街道五里之遥的铁佛冈上,坟高丈余,占地三亩,并取名子贱坟文化寿州丛书之瓦埠湖畔

商瞿里,位于县东十里瞿上乡。墓犹存,年有祭祀,相传为孔子弟子商瞿之墓。【双流县志】

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汉书.儒林传】

一世祖先贤商子,名瞿。住于武城,卒葬古武城商村山后。【商氏族谱】

公生五子玉、岳、教、礼、振。【商氏族谱】

    

 

周贞定王十九年【公元前450年】

周贞定王二十一年,言子五十八岁,在鲁国传道讲学。卫国将军弥牟死了,儿子简子瑕谨守礼仪。【言子年表】、【言子春秋】

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子游观之曰:“将军文氏之子其庶几乎!亡于礼者之礼也,其动也中。”【礼记.檀弓上】

约本年,墨子自鲁阳归鲁,过单父,与巫马期辩论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墨子.耕柱】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耶,鬼而不见而富,而子为之,有狂疾。”子墨子曰:“今使子有二臣于此,其一人者见子从事,不见子则不从事。其一人者见子亦从事,不见子亦从事,子谁贵于此二人?”巫马子曰:“我贵其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子墨子曰:“然则是子亦贵有狂疾也。”【墨子.耕柱】

石子作蜀,字子明,天性明敏。慕孔子之道,奉先世谱牒,自武威携家来鲁,受业于孔子之门,列在七十二子。后为郈邑宰,因三家僭乱,辞叔孙,辟不就,去隐于徂徕山。鲁悼公十八年而卒,葬于徂徕山之阳,后称徂徕石氏者,良有以也。徂徕石氏族谱



周贞定王二十年【公元前449年】

约本年,巫马施为楚使巴,后设教析县。

巫马其为荆王使于巴。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所以鸩人也。于是,请买之,金不足,又益之车马。已得之,尽注之于江。【尸子】

约本年,陈亢为单父宰,鸣琴而治。

传说闵子骞的儿子闵沃盈平时不听话。闵子骞年迈的时候,嘱咐儿子:“我死了之后,要用个石匣。” 闵沃盈问他:“你学问这么高,看好穴地了吗?”闵子骞说:“一直往南走,抬到高山就行。”闵子骞死后,闵沃盈想:我一辈子都没听老爹的话,这次可要按他说的办。于是请人雕凿了一个石匣,又请人抬着寻找有高山的地方。当来到济南柳家店时,天近黄昏,大伙又累又饿,于是把石匣放下,便在柳家店住下了。这天夜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一直刮到第二天清晨。等闵沃盈出门时发现,放石棺的地方堆起了一个高大的土丘,土丘是昨晚刮旋风时旋出来的。再一打听,原来放石匣的地方就叫“高山”。闵沃盈认为这就是父亲说的穴地,于是祭拜一番后,便带着人回去了。【闵子骞传说

鲁悼公十九年,冬,十月,闵子骞卒,终年八十有九。【闵氏家乘】

周定王二十年、鲁悼公十九年,在滕。冬,十月,卒。【闵子年表】

济南,古齐地。东郭外五里有闵子骞墓。【续修历城县志】

闵子墓,在东明县西北二十里。厥土坚刚,径五十亩。其地因名损城,冢旁有祠,有司岁时致祭。或曰东明有闵子墓,特葬衣冠之处也。【东明县志】

周贞定王二十年,郑子六十七岁,是年十一月二十日卒于任城,葬于城东之泗水滨。【郑氏族谱】

澹台灭明曾在南昌讲学去世后葬于南昌。南昌县志

澹台墓,在武城者县东北三十里亦有之,在祊浚二水交会处。谚云澹台墓,离河十八步。【费县志】

澹台山,在县南三里,有澹台灭明墓,其旁有群山相接,连亘城南。【读史方舆纪要.山东】

    

    

周贞定王二十一年【公元前448年】

子夏生二子长芹早丧,无子嗣,哭之失明;以次子判为宗子。【卜子宗谱】

桑子坡原名丧子坡,为其不雅更名。汾阳民谚云子夏丧子哭瞎眼。即此。【汾阳县志】

汾阳招贤村村西口原有魏文候庙,相传魏文候在此招贤纳士,因而得名。文水神堂村,因古代村北建有子夏庙,故名神堂村。子夏山脚下的文水孝子渠,相传子夏曾游学于此,其子思父心切,素知该父好山,遂沿西山寻访,寒冬一日,风雪交加,其子冻死于该村旁边渠里,故得名孝子渠。【安固村北魏寿圣佛像出土纪实】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礼记.檀弓上】

子夏之丧明,丧其子也。子者人情所通,亲者人所力报也。丧亲民无闻,丧子失其明,此恩损亲而爱增子也。增则哭泣无数,数哭中风,目失明矣。曾子因俗之议,以著子夏三罪。子夏亦缘俗议,因以失明,故拜受其过。曾子、子夏未离俗,故孔子门叙行,未在上第也。【论衡.祸虚】

昔子夏丧目,犹授讲于河西。【全唐文.张鷟】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而二子各有闻乎夫子,然则以交诲也。商也宽,故告之以距人,师也褊,故训之以容觽,各从其行而矫之。至于仲尼之正教,则泛爱觽而亲仁,故非善不喜,非仁不亲,交游以方,会友以文,可无贬也。正交论】

司士贲告于子游曰:“请袭于床。”子游曰:“诺。”县子闻之曰:“汰哉叔氏!专以礼许人。”【礼记.檀弓上】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绖也者实也。掘中溜而浴,毁灶以缀足;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殷道也。学者行之。【礼记.檀弓上】

曾子之母丧。曾申问于曾子曰:“哭父母有常声乎?”曰:“中路婴儿失其母焉,何常声之有?”【礼记.杂记下】

曾子谓子思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礼记.檀弓上】



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

周贞定王二十二年,言子六十岁,在鲁国。言思卒,终年四十岁。【言子年表】、【言子春秋】

言思子游之子,生于周敬王三十四年乙卯,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二年甲午四十岁。【言氏旧谱】

吴公之子思,亦贤人也。卒于鲁。【言氏旧谱】

申祥之哭言思也亦然。【礼记.檀弓上】

言思子游之子,申祥妻之昆弟。【礼记.檀弓注】

子张之子:申祥子游之子:言思。【困学纪闻】

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礼记.檀弓上】

申祥子张子,欲使执丧成己志也。【礼记.檀弓注】

本年,孔门弟子颛孙师子张漆雕子开不禄。

甲午,五十七岁,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寝疾七日而卒。【颛孙家谱】

子张卒年五十七。【掘坊志】

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与哉?”【礼记.檀弓下】

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褚幕丹质,蚁结于四隅,殷士也。【礼记.檀弓上】

子张生于陈,居于邹,葬于萧。颛孙家谱

弟佗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荀子.非十二子】

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臧获,行直则怒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韩非子.显学】

曹卹为人仁慈,尊贵富有,但却不吝钱财,常施善举,周济百姓,深受百姓爱戴,老百姓尊称“曹伯”。曹卹晚年厌倦官场生活,便辞官为民。他见洪河岸边水草丰茂,百花斗艳,珍禽异兽出没其间,随定居于此,取名“曹寨。”【上蔡县志】

春秋人曹卹受业孔门,位列七十二贤,耻于不义而贵且富适蔡隐逸林泉。【曹氏族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