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七十二贤人生平系年五
(2023-11-03 19:11: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先秦名人 |
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
孔子之弟子琴张,与宗友。卫齐豹见宗鲁于公子孟絷,孟絷以为参乘焉。及齐豹将煞孟絷,告宗鲁使行。宗鲁曰:“吾由子而事之,今闻难而逃,是僭子也。子行事乎?吾将死以事周子,而归死于公孟,可也。”齐氏用戈击公孟,宗鲁以背蔽之,断肱,中公孟,宗鲁皆死。琴张闻宗鲁死,将往吊之,孔子曰:“齐豹之盗,孟絷之贼也。汝何吊焉?君不食奸,不受乱,不为利病于回,不以回事人,不盖非义,不犯非礼。汝何吊焉?”琴张乃止。【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史记.孔子世家】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孔子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说苑.建本】
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于孝。”【说苑.建本】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也。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记闻而言,无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是故反本修迹,君子之道也。”【孔子家语.六本】、【说苑.建本】
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铜鞮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子路曰:“愿闻其为人也何若。”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昔在周公旦制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孔子家语.贤君】、【说苑.尊贤】
燕伋二十岁,父母双亡。【燕氏家谱】
己卯,十七岁,委质,因门人请为孔子弟子。【有子年表】、【圣门十六子书】
有子桑梓,在县东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后嗣聚族而居。【肥城县志】
己卯,十六岁,父令御车五父之衢,天寒失鞭。【闵子年表】、【圣门十六子书】
子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二子。疾恶子骞,以芦花衣之,父察知之,欲逐后母。子骞启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善之而止。母悔改之,后至均平,遂成慈母。【韩诗外传佚文】
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艺文类聚.20】
闵损,字子骞,鲁人,孔子弟子也。以德行称。早失母,后母遇之甚酷,损事之弥谨。损衣皆藁枲为絮,其子则绵纩重厚。父使损御,冬寒失辔,后母子御则不然。父怒,诘之,损默然而已。后视二子衣,乃知其故。将欲遣妻,谏曰:“大人有一寒子,犹尚垂心。若遣母,有二寒子也!”父感其言,乃止。【太平御览.413】
闵子骞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其母、子骞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随止,母感悟,待三子如一。【太平御览.819】
闵子骞事后母,絮骞衣以芦花。御车,寒,失纼。父怒,笞之。后抚背之衣单,父乃去其妻。骞启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太平御览.34】
闵子骞,鲁人也。事后母,母无道,子骞事之,无有怨色。时子骞为父御,失辔,父乃怪之,仍使后母子御车。父骂之,骞终不自现。父后悟,仍持其手,手冷,看衣,衣薄,不如晚子纯衣新绵。父乃凄怆,因欲追其后母。骞涕泣,谏曰:“母在一子单,去二子寒。”父遂止。母亦悔也。故《论语》云:孝哉闵子骞!人不得间其母又昆弟之言。此之谓也。【阳明本孝子图】
寒山鞭芦,在萧县南三十里掘坊村西北八里。闵子迫于后母衣衣芦花,为父御车。因寒失纼,掣牛而覆,父鞭之。衣破,败絮见风卷如雪。父抚之,怜甚,因名摸儿寒山。【掘坊志】
本年,鲁人宰予(子我)、鲁人冉求(子有)、鲁人商瞿(子木)生。
宰予,字子我,鲁人。有口才,以言语著名。【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周景王二十三年、鲁昭公二十年己卯,十一月初九日,宰子生。即今之九月初九日也。【宰子年表】、【圣门十六子书】
宰我,其先系出周大夫宰孔,五世至宰耕,仕鲁,为郕宰。娶颜氏,生宰我于鲁防山之西。颜氏有娠,梦异物入怀,以告耕,耕曰:“此异物盖熊罴也,熊罴与汝,汝产必子,我终赖之。”遂诞宰我。【坊西志】
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岁,有才艺,以政事著名。【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冉子父名离,母颜氏,以周景王二十三年已卯,冬,十一月,初八日,生冉子。【冉氏家谱】
离娶颜氏,景王十年,生耕,十四年,生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冉氏家谱】
颜氏死,后又娶公西氏,生求。当离娶公西氏时,已四十有四,祷于天曰:“愿天早赐子以奉公西。”齐宿于坛,夜金冠红袍,执简向公西曰:“有子冉冉求而得之,有子冉冉学而仕之。”至期年,生子,因名求,乃景王二十三年事也。旋以冉为姓。【冉氏河南分谱】
冉离又娶公西氏,以周景王二十三年,二月初三日生子有。【冉氏族谱】
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特好《易》,孔子传之,志焉。【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
鲁有俭啬者,瓦鬲煮食,食之,自谓其美,盛之土型之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大牢之馈。子路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子曰:“夫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具之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孔子家语.致思】
鲁有俭者,瓦鬲煮食,食之而美,盛之土钘之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太牢之馈。弟子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而先生何喜如此乎?”孔子曰:“吾闻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为厚也,以其食美而思我亲也。”【说苑.反质】
三十一岁,齐景公遣使来聘,适齐。【阙里志.年谱】
仲尼游齐,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仲尼对曰:“臣闻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有三心,所以不见也。”仲尼出,景公以其言告晏子,晏子对曰:“不然!婴为三心,三君为一心故,三君皆欲其以之安,是以婴得顺也。婴闻之,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孔丘必据处此一心矣。”【晏子春秋.外篇下】
梁丘据问晏子曰:“子事三君,君不同心,而子俱顺焉,仁人固多心乎?”晏子对曰:“婴闻之,顺爱不懈,可以使百姓,强暴不忠,不可以使一人。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仲尼闻之曰:“小子识之!晏子以一心事百君者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二十二岁,仲由娶颜氏,生崔及启。【仲氏族谱】
庚辰,娶颜氏,乃颜浊邹之妹也。【仲子年表】、【圣门十六子书】
梓麓村,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弟子子路随行。由卫国东趋齐国,途经滋露村,在村边槐荫下休息,子路曾取书展卷阅读。后为纪念子路勤学精神,村名改为子路村。【东平子路村传说】
子路山,在苫羊山南十里山下。【重修苫羊山志】
子路村有子路读书处。【张秋志】
市集一所,在子路庄。【东阿县志】
子路山,百木山西有子路读书。【东阿县志】
本年,鲁人颜回(子渊)、陈人巫马施(子旗),鲁人宓不齐(子贱)、卫人高柴(子羔)生。
周景王二十四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庚辰,冬,十一月辛巳朔,十六日丙申,颜子生。其家居鲁城陋巷。【颜子年谱】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友生爽,为鲁下大夫。爽生连,连生曒、皦生鸣,俱为鲁上大夫。鸣生音,音生羽,羽生训,训生简,简生箱,俱为鲁下大夫。箱生彪,彪生景,景生整,整生恤,恤生求,俱为鲁司寇。求生有为鲁邑宰,有生无繇,字季路,号文裕,为鲁卿士。娶齐国女姜氏,生回,字子渊。才冠七十二贤,回公系颜氏宗子世谱始祖。【颜氏族谱】
巫马施,陈人,字子期(旗)。少孔子三十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宓不齐字子贱。少孔子三十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宓不齐,鲁人,字子贱。少孔子四十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高柴字子羔。少孔子三十岁。子羔长不盈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高柴,齐人,高氏之别族,字子羔。少孔子四十岁,长不过六尺,状貌甚恶,为人笃孝而有法正。【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高柴生于周景王二十四年庚辰,三月十五日。【高氏族谱】
周景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20年】
鲁人有独处室者,邻之釐妇,亦独处一室。夜暴风雨至,釐妇室坏,趋而托焉,鲁人闭户而不纳。釐妇自牖与之言:“何不仁而不纳我乎?”鲁人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纳尔也。”妇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建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鲁人曰:“柳下惠则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闻之曰:“善哉!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此者。期于至善而不袭其为,可谓智乎!”【孔子家语.好生】
者,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釐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至,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乎旦而蒸尽,缩屋而继之。自以为辟嫌之不审矣。若其审者,宜若鲁人然。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釐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妇人自牖与之言曰:“子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闲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妇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曰:“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是者也。”【毛诗.巷伯传】
燕伋二十二岁,尊父遗命,赴鲁求学,从学孔子。【燕氏家谱】
辛巳,十九岁,娶南宫氏。【有子年表】、【圣门十六子书】
本年,卫人端木赐(子贡)、鲁人公冶长(子长)、蔡人漆雕启(子开)生。
鬻熊生二子,长子熊丽,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为姓,曰端木典。这是端木氏得姓之始祖。西周末,端木典后裔端木舒随周平王东迁。端木舒生子彻,彻生子缄,缄生子适,适生子迟。上五代为周大夫。端木迟生子容,容生子宿,宿生子广单。端木广单被卫献公聘为客卿。自此,端木氏迁居卫国。端木广单生子伾,伾生子巨。端木巨仕卫灵公,匡君泽民,称卫之贤大夫。【端木氏家谱】
端木巨娶蘧氏,蘧氏天性贤良,仁慈端庄,即昆虫、草木亦不忍残伤。怀孕十月,动静益慎,目不邪视,口无恶言,一饮一啄,必敬必洁,梦神赐以宝玉,遂诞先贤,因名赐,字子赣,一字子贡。周景王二十五年、鲁昭公二十二年辛巳,二月二十七日,端木子生。【端木氏家谱】
端木赐,字子贡,卫人。少孔子三十一岁,有口才著名。【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冶长,鲁人,字子长。【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公冶长生于周景王二十五年。【公冶氏族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