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曹公学文化古代女人遇到问题如何自救?

(2018-08-20 05:29:55)
标签:

杂谈

分类: 跟曹公学文化
跟曹公学文化古代女人遇到问题如何自救?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 ·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从欧阳修的词中我们可以知道历史长河中女性的容颜仪态!古代的女子是受三从四德的约束的,一般大户人家的女子都不出大门的,出门也是自己花园里面逛下,我们从现在的古装剧中更能可以看到这种温雅柔美,不过现在作者为了让古代女性更有故事性,也写了不少大家闺秀外出场景 大都是编写的。因为古代有两个原因:
       1、内外有别
        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从政、打仗、服役、种地、打猎、经商等,女人在家主家务、务蚕织、生儿育女、服侍公婆等。上层阶级,外指主持、参政、军事,妇女不许涉猎。下层阶级男耕女织。居住、活动、交往、日常行为等都以此为准则。
         2、待字闺中
        未婚女孩不能随便被陌生男子看到。大户小姐足不出户,养尊处优。平民女子因为生活所迫或会经常出门,但都是尽量避免抛头露面的。而已婚妇女虽然避讳少,但出门社交也会遭致社会不齿。
        所以,在古代大家闺秀一般很难遇到什么危险机会,因为大家族一般有家丁,除非有劫匪进入家庭,那一步很难幸免的。譬如《西厢记》里,崔、张的爱情在“地下”悄悄地发展着,他们“月下联吟”、“道场顾盼”,彼此相思,好事在望。然平地起风波,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掳莺莺为妻。三日之内若不交出莺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在此危难之际崔老夫人做出决定,当众宣布:“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张生欣喜若狂,修书一封,招来白马将军,退却半万贼兵。
         不过到是古代,往往通过花园,小姐想看看外面风景,被男人勾引到是时有发生,于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想想,就浪漫死了。不过浪漫以后,不一定有好结果,一般古代大家闺秀虽然不会遇到危险,即使遇到,也只能捐躯殉役,因为《女儿经》要求“设遇不测,中路离群,悲泣恸切,涕泗沾襟,侠肠铁胆,玉碎珠沉,捐躯殉役,虽死尤存。”安定女子张芝,年轻守寡,与两个嫂嫂一起被乱军抢去,她为了守住贞节,先杀了两个嫂嫂,再自尽,幸亏乱军很快败散,她才获救。封建社会里,对妇女来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不过,古代小户人间女性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他们也有参与劳动和程度一些社会事务,所以遇到危险机会就多了很多。历史上也记载很多事例。
         根据能够文选,现把女性遇险自救方式总结如下
          一、急中生智
        《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荔姐。荔姐的妈妈曾经做过纪晓岚弟弟的乳娘,所以两家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荔姐嫁给邻近村民为妻,有一天她听说母亲生病了,来不及带丈夫一起,就匆匆赶夜路探母。“时已入夜,缺月微明”,荔姐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后面紧紧追赶,猜是要强暴自己,而身处旷野,呼救无用。荔姐急中生智,藏在一个古墓旁边的白杨树下,把簪子、耳环等首饰都统统摘下,藏在怀里,然后解开丝带,在树枝上打了个结,把脖子伸进里面,“披发吐舌,瞪目直视”,等到追她的人走近了一看,以为是碰到缢鬼了,而荔姐更慢慢地伸出手来,招他往身前来,吓得那人狂叫着撒腿狂奔,转眼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不久后,“喧传某家少年遇鬼中恶,其鬼今尚随之,已发狂谵语”。
         二、大智大勇,
         清代学者宋永岳在《亦复如是》中写的一个嫁到广东番禺县的妇人。这妇人年约三十多岁,有一个儿子五岁了。有一天,她的娘家办喜事,这妇人“备酒一樽,烧鹅一只及鸡鸭果饼之类”,带着自己的儿子,雇了一条小船,跨海去位于虎门的娘家。“是日舟渡狮子洋”,一条驶得飞快的小船突然袭来,上面坐着十几个人,一个个长得凶神恶煞,搭箭弯刀的,一看就是水匪,大喊着让他们停船。船家吓得浑身发抖,那妇人却非常冷静,“知其意在掳人勒赎也”,让船家不要惊惶,迅速停船。
         等水匪近了,妇人站起身来,不慌不忙地说:“莫非是大王差你们来的吗?”水匪们一听一头雾水,妇人微笑着说:“今天真是好运气,终于遇到了你们!”水匪更是发懵,妇人说:“因为想见大王一面,所以不避险阻,雇了这条小船,略备薄礼沿海寻访,希望你们马上带我去见大王。”水匪们觉得这妇人来历不凡,小心翼翼地说:“你要见我家大王有什么事,难道跟他是远房亲戚?”妇人昂首道:“这个你们就不用管了,见了大王自然会知道。”水匪们越发觉得其中必有玄机,恭恭敬敬地带着妇人一行前往海盗的大船上。
        匪首听说此事,也很惊诧,命令把妇人带来。妇人携子拜见他说:“我丈夫死得早,只有这个儿子,体弱多病,唯恐夭折,多方求神明、问卜、看相算命,都说要找一位当世的英雄,认下一门干亲,才能保全。我一向听说大王您轻财重义、锄强扶弱,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特备薄礼,选吉日,雇小船,带着这孩子沿海寻访,正担心大海茫茫,无缘得见,谁知天从人愿,见到大王,希望您满足我的心愿!”“言毕,一手携子,叩首不住。”那匪首检查妇人所带之物,确实是礼物,再一查,今天果然是个吉日,便信了妇人的话,立刻庄重了服装和神色道:“我从来不收人做义子,今天见你心诚,而且这孩子相貌端正,今后就拜在我名下为儿吧!”说完收下礼物,又拿出两匹上好的绸缎和四十两纹银,让海盗们把母子俩送回家。一起被劫掠的危险,就这样被妇人化险为夷了。
         三、奋力反抗
        《夜谭随录》中记载的“护军女”的故事。有个十九岁的女孩,明眸善睐,貌美非常,隔壁一个二十多岁的恶少在墙板上“以刀挖板一孔如钱大”,偷窥不说,居然还“解裩出势纳入孔中”。女孩也不客气,拔下头上的簪子“横贯之”,那恶少“僵立、痛甚,号叫声嘶,昏绝仆地”,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四、绝地逢生
        《述异记》有一则故事。北京有夫妇俩,携一幼女到安徽亳州做卖豆腐的生意,“积十余年,蓄资二百金”。女儿渐渐地长大,转眼已经十五岁了,“姿色韶艾”,邻里乡亲的很多来上门提亲的。夫妇俩商量:我们的家在北京,“亲戚、坟墓在焉,今嫁女于亳,异时往来迢远,不如挈之还北,择亲旧字之”。于是他们雇了两头驴,老伴和女儿一人骑着一头,老头儿步行跟在后面,把全部财产都带上,匆匆踏上了北上归京之路。
         才走了不到二十里,只见两个挟弓带刀的骑客匆匆而过,他们“睹女貌美”,不由分说,强抱上马,疾驰不顾。老两口这才知道遇到强盗了,赶着驴狂奔数里地,总算追上了那两个在路边歇脚的强盗。老两口哀号乞女,强盗狞笑着理也不理。老两口拿出五十金,希望把女儿赎回,强盗依然狞笑摇头。老头子狠了狠心,把二百金全部拿出赎人,强盗“取其金,仍挟女去”。老头儿骑驴猛追,被强盗一刀杀死,老太太“见夫死,亦奔及号呼,骑并杀之”。
       可怜老两口就这么双双横尸路边。两个强盗带着女孩走了数十里,天色将晚,女孩见路边有一口水井,佯装口渴讨水喝,强盗认为她不过是个死了爹妈的弱女子,没什么翻盘的可能,也就掉以轻心,下马给她到井边打水,却找不到盛水的容器。女孩指着远处说:“看那边像是有村落的样子,你们去看看有没有水碗什么的。”两个强盗,一人去村落寻找汲器,一人留下看着女孩。
        女孩趁着看守她的强盗没注意,一下子跳进了井里,井中的水并不算深。这时那个寻找水碗的强盗回来了,用绳子绑在另一个强盗的腰上,缒他入井。入井的强盗打了女孩几下,把腰上的绳子解下,绑在了她的身上,“以绳缚女引之出”。等女孩出来了,井上的强盗“复垂绳引救女之贼”。
        就在这时,一件令人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井上强盗把绳子扔给井中强盗之后,井中强盗把绳索重新绑在腰上,让井上强盗用力往外拉,就在这一瞬间,女孩突然冲过来猛撞井上强盗,井上强盗正低头弯腰准备用力,被这么一撞,惨叫一声跌入井中。女孩跨上强盗的马,冲进村落呼救。“村人齐赴视井,果有二贼”,被撞进去的那个,因为是大头朝下坠落的,已经“折颈死矣”,而另外一个强盗刚刚被拉上来,女孩“拔贼刀断其首”,为父母报了仇。
        总之,古代的大家闺秀和小户人家女性是两重天,不过,小户人家女性虽然危险,但自由多了。也往往有更多寻找幸福的机会,面临突发事件,也灵活机智得多。当然,最后是一辈子不遇到这种情况,那才是真幸运呢?
   (2018年8月于宜昌市尚书巷弄石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