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朝茶楼一伙计
宋朝茶楼一伙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073
  • 关注人气:3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曹公学文化嫘祖后人建立蜀国

(2018-07-09 05:57:14)
标签:

杂谈

分类: 跟曹公学文化
跟曹公学文化嫘祖后人建立蜀国


        上回说过,黄帝由于寻找冷兵器的矿产,一路沿着漳河而上,发现他一辈子最钟爱的女人嫘祖,然后继续向西部拓展,一路走到成都平原。
         一路开拓,也一路跟嫘祖恩爱,生了好几个儿子。走到岷山时,黄帝和嫘祖又怀上一个孩子,十月怀胎,又为黄帝又生下一男婴。男婴长大后是“目纵”(即双瞳),居岷山下的石穴里。他有着母亲本领,善于养蚕,因“教民蚕桑”有功,而被部人称作“蚕丛”。后成为蜀地的首领。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有蜀侯蚕丛,其纵目。蚕丛,即蚕丛氏,后来没有跟随黄帝和嫘祖回到中原,自立成了蜀人的先王。
        公元前1613年,商朝君王已经从那个武丁手里交到并不是妇好的儿子,而是被妇好夺取丈夫抑郁而死第二任正妻的儿子。在祖甲执政后期,蚕丛氏部落不屈服商朝人的控制,领导部族奋起反抗,结果弱不胜强,战死岷山,部人四处逃散,他们的一支,“从茂汶盆地的东面翻过与岷山相连的玉垒山脉进入四川盆地的西北沿”,志在伺机重新抗争。
         商王廪辛继位初,羌方在今陕、甘一带重又崛起,屡犯商王朝,常使商戍军遭到很大损失,促使廪辛决定用兵平定西戎。商王廪辛针对蚕丛氏的武装力量强悍等特点,战前进行全面的谋划和布置,一面命戍军暂避敌锋,待机而动,一面组织精锐部队适时增援抗击蚕丛氏进犯,打散了蚕丛氏部落,蚕丛氏首领被射杀。
         由于不堪长期征战,一部分蚕丛氏部人跟随首领重新进入今四川盆地,以躲避战争。他们来到一处有河流流经的柏树林(今彭州)落脚,那里有丰富的铜矿和玉石、陶土可供生活需用。一些人发现林间有白鹤栖息,想着像白鹤那样飞离了战争,于是在青年的倡议下改称部族为“柏灌氏”,那位带领大家安家的青年人被推举为新的部落首领。领地范围涵盖今彭州、什邡、郫县一带。正如某些考古学家所言,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上有鹤的模样,三星堆早期跟蜀王蚕丛有关的话,那么遗址很可能也跟柏灌部落有关。也有专家认为“柏灌”源自泊灌,意为该部落人民善于种植。
         时值商朝末年,在今成都温江万春镇境内有条马坝河,在古时候非常大,河宽三百六十丈,水深看不见底。那时,河的南北两岸有两个部落,北岸是柏灌氏部落,南岸是另一土著部落,南岸的百姓喜好水,都靠打鱼为生。在南边的这个部落里,有个中年人杜宇,既聪明又勇敢,渔民们都很佩服他,就拥戴他当了打渔头,被百姓称作“鱼凫”。这个部落的大王凶残贪婪,捐税一次比一次重,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恼火。打渔头也忍不住了,心一横,带领老百姓推翻了那个大王,重新建立了一个部落。因为大家都是打鱼的,打鱼要用渔网、鱼叉,还要靠喂的鱼老鸹下水逮鱼,鱼老鸹是一种野鸭,古称凫,因而这个部落就取名叫鱼凫氏部落,那个打渔头当了大王就称为鱼凫王了。从此以后,渔民们的税轻了,生活越过越好了,杜宇就被部人唤做了“蒲卑”,鱼凫王的心也越来越大了,公元前1063年,势力衰弱的柏灌氏部落被南边的新起的鱼凫氏部落兼并了。把现今郫都区那边的犀浦、花园、德源、彭州占了。
        公元前1057年,鱼凫王杜宇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号称蜀。即《尚书·牧誓》记载的“庸、蜀、羌、髦、微、卢、彭、濮人”中的“蜀”。古蜀军队是伐纣联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队伍之一,是推翻暴君殷纣王的重要力量。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周(这里指商纣王帝辛)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公元前1045年,周王室册封杜宇为蜀王,准予建都立国,于是蜀王率领蜀人从茂汶盆地东迁至广汉平原,在今温江区万春镇报恩建鱼凫城成立蜀国。古蜀国由原始氏族公社制进入奴隶制社会,鱼凫是奴隶制古蜀国的第一位君王,是为蜀望帝。
         黄帝与嫘祖结婚一次西部浪漫旅游,不仅仅生了几个儿子,还扩宽附属国西陵国势力,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寻找更大空间。在黄帝称王后,几个儿子留在四川贵州云南底盘,利用中原地区文化,在西部建立许多新的部落,经过岁月洗涤逐渐成了新的国家。比如蜀国,按道理,其他几个儿子也会形成自己势力范围。因为黄帝的中原文化经验,应该为西部儿子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
         反正一个蜀国建了起来,一度成为西南最强盛国家。他们跟巴子国以及后来楚国,有时候是盟友,又时候是天若的敌人。欲听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