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近监考语文时时,梁衡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改编一道阅读题。“觅渡”是瞿家祠堂前一座桥的名字,第二个“觅渡”是寻觅渡船,“渡何处”是渡船能渡人到何处?连起来就是:在觅渡桥头,寻觅渡船,渡船能渡哪里去?
觅是会意字,从爪,从见。表示用手和眼去寻找。本义:寻找,到处寻找。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过一句:千里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是宾语前置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即“无处觅英雄孙仲谋”的倒装,意为无处去寻觅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了。孙仲谋即孙权。说到孙权,想起一副对联:“”娶妻当得阴丽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恐怕是一对难得的好对联,虽然平仄不甚工整。
阴丽华是刘秀老婆之一,被后人称道的不是她的美丽,而是她的谦让和善良。刘秀对她的恩宠与别人不同,想把她扶正为皇后,但是她倒是宁可做妾,不断推辞谦让。在汉朝,从吕雉开始,就有皇后太后专权干政的传统,而一旦女主专政,则莫不把天平向娘家的父兄子弟倾斜,全家封侯拜将,鸡犬升天。但是阴丽华做了皇后以后,对于娘家没有什么照顾。当然,这正是她的聪明处。汉朝女主专政的那些显赫人物,或者生前、或者死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倒是没有什么追求的阴丽华善始善终。在她死后,她的儿子,也就是汉明帝有一次做梦,梦见爹妈的音容笑貌,醒来后一时悲不自胜,痛哭流涕,率大臣到他们的陵墓去上坟。《后汉书》说,那天,甘露降到铃木旁边的树上,大臣纷纷采摘鲜给皇帝云云。在人生路上,你觅渡着自己大好前程,千辛万苦,耍尽计谋,结果机关算尽,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倒不如学学阴丽华,藐视舞台中心,做一个随和的人,自由自在,做事努力不强求,反而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生在当如孙仲谋也是出自三国的经典段子,现多用来赞扬或激励。如:某某真是有本事,“生子当如孙仲谋”。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与孙权相持一月有余,孙权用水军包围曹军,抓获三千余人,淹死的曹军也有几千人。后来孙权几度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亲自驾船从濡须口进入曹营。诸将都以为是挑战者来了,准备攻击,曹操说:“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见识我的军队。”命令严整军队,弓弩不得妄发。孙权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欢快的乐曲。曹操远远地看见舟船军队仍然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孙权回去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附一张小纸条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对众人说:“孙权不会欺骗我。”于是撤回军队回去了。隐约可见孙权豪爽幽默的性格,也可见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特殊情感。自古英雄,在觅渡自己道路上,总会遇到几个自己佩服对手,我们要大度淡然面对。不能文人相轻,变成一个小人。人这辈子,不论多辉煌最终归于尘土。所以在你人生觅渡里,见好就收,尊重他人,不轻易评讲别人是非,多赞美别人查长处。即使没有好的归宿,至少你的坦荡,让人对你多份信任。
佛日:苍生难渡。其实这是只是人生一种基本态度,难就难在面对人生那么多诱惑’?你如何觅到一条正确的大路,首先你别想渡何处。你觅渡过程,就是处的所在。尘世中,都想自己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对那些踏踏实实一日只求三顿饱的人多是不屑,亦不上嘲讽。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刹那足矣。
其实,人与人之命,你无法左右,即使一母所生。同样卧身于教育,别人都是房子一栋一栋买,轿车也是一个更比一个豪华。可是,我依然穷的吃了上顿操心下顿。想想老妹两口子每年假期满世界的转悠,而我只能游个夷陵广场,此日命也。但是静下心来也就那么会事,只有不在乎别人眼光,少去揍那些热闹。一把大米,也能吃上个一天。人生觅渡里,要能够坦然接受自己命运,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人生觅渡最大境界,无我,无他,然后有我,有他!
于是,想起一首诗:
断桥横落浅沙边,沙岸疏梅卧晓烟。
新雨涨溪三尺水,渔翁来觅渡船钱。
人生大悟,不觅渡一处。读书,看风景,听雨,吃饭,变老,便是一生!
道家修炼在丹田。心向炉中分外坚。要识长生真不老。须知炉内绝尘烟。蓬莱海岛终非久。极乐逍遥自在天。奉劝道君宜念佛。无容别处觅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