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曹公学文化正在修建的时光隧道

(2018-05-30 05:40:12)
标签:

杂谈

分类: 跟曹公学文化
跟曹公学文化正在修建的时光隧道

看完曹老的《回望巴山》,笔下的巴山,是一个土家族的连绵不绝的血脉,也是曹老的精神家园。从“九溪十八洞”的廪君和槊瓠,到古巴子国“南鄙”,抑或是生活更遥远的巫族,一直走到宋朝的土司。回望是文人的一种悲情,一种回望,承载着从巴人到土家族的万年乡愁。
动车和高铁随快,但是穿越,需要一条时光的隧道。在哥的宋代穿越中,物质边能量就顺畅很多,因为有条快捷隧道。最近,学生(虽然没有得到曹老师认可)一直在翻阅曹公散落在网上的文字,寻找这条正在搭建中隧道,感受我们生活这块土地上的过往,说不定那天就穿越到更遥远的“蛮族”。
回望巴山,曹公是诗人的感伤。与同样才情人一种对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因此曹公长叹:“人生总有生别离,难免失意恓惶时,但即便此时也当好自尊重,因为这必将是日后值得回望的生命记忆。”
因为巴山是文人的“世上凄凉之地”。的确,这个曾经被南蛮的地方,长期贬谪流放官员的地方,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必须悲情。“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曹公读出是温暖和诗情。我在想,祖祖辈辈生活在那儿的人呢,会是什么感受?
于是,我抛弃情感,在这块土地上演变了多少年?生生不息的南蛮,养育了多少代人的悲欢离合。
上古巫族:盘古涅磐,清气上升而成三清,是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浊气下沉,集天地混沌五行成灵,是为上古巫族一派,传说化身有十二祖巫。是以十二祖巫以及三清皆乃盘古化身也。巫族一直生活也生活在这个地方,他们是如何从“巫”去恶从善成如今的“土”。这是一个漫长的无记录的时期,仅仅留下线索“《山海经 海内经》: 共工生后土。中央土之祖巫.”
到了汉代,已经有了我们探寻依据。 据汉文文献记载,古时居住着一些溪洞“蛮”人部落。周秦之际,名日“奴猿夷蛋”。依据有三:一、《秀山县志》载:“秀山溪洞蟠深,自古居奴猿夷蛋之蛮。”二、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载:“涪陵郡,巴之南鄙,从枳南入析丹,接楚商于之地,山险水滩,人戆勇,多奴猿夷蜑之蛮民。”三、《太平寰宇记》载,猿人习俗,“遭丧乃立竿悬布置其门庭中,殡于别所。至其体燥,以木函置于山穴中。”悬棺、岩棺至今尚保留在这广大地区。疑问的是,长阳的武落钟离山为何成为“巴人”发祥地?(没有半点道理)。
秦汉以后,由于历朝历代对治志重视,所以生活在这一地域“蛮”人有详细资料。“蛮”人活动踪迹历历在目,只是称谓有所变更罢了。《南齐书·蛮传》:“武陵酉溪蛮田思飘寇抄。内史王文和讨之,引军深入,蛮自后断其粮。”《太平寰宇记》:唐末,“黄巢之乱,酉阳蛮叛”。《酉阳州志》: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王辟起义,攻克旧州,进入重庆,“酉阳群蛮起应之”。《元史·地理志》:“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重庆行省讨平九溪十八洞蛮。”《元史·本记》:延佑七年(1320年)十月,“酉阳耸侬洞(今秀山宋农)蛮田谋远为寇,命守臣捕之”。泰定三年(1326年)二月,“酉阳寨冉世昌及何惹洞蛮为寇。《明史·土官传》:弘治十二年(1499年),“宋农寨蛮贼纠胁诸寨洞蛮杀掠焚劫”。清《乾隆湖贵征苗记》:“贵州苗略定和琳亦定秀山县苗”。“苗叛时,惟沿边土蛮不从乱。土蛮者,故土司遗民也,聚众自保,苗甚惮。”
回望历史,诗人笔下巴山,川东鄂西一带的十万大山,生生不息的它是一个的繁衍之地, 周秦时的“奴獽夷蜑之蛮”到清时的“土蛮”、民国时的“土家,他们一直活着文人伤感中。不过生活在这儿人没有悲情,他们只有喜悦和充满无限欲望的柔情。山歌一直让他们生活富有浪漫和大胆的爱情的直白:
“晚风轻轻摇树梢,月亮静静上楼角,么妹轻轻往外走,金竹林里会阿哥。”
“男在高上打一望,姐在河里洗衣裳,男向姐儿把手招,姐在河里抬头看,棒槌捶在石头上。”
想想,就让愿意前往,不过颇有意思的是。流传在广西民歌中,都是一个“妹”,处女般娇羞让人纯情,而生活在夷陵土家人确实一个“姐”叫,让你那份浴火像个火山式快要喷发。
还有那个“撒尔嗬”,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让这里土人知道自己前世今生,眷恋对生的向往。还有那个假模假样的“哭嫁”,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期盼。谁还能对这块土地用“悲情”呢?
写到这里,窗外居然下去大雨。历史就是在不断冲刷里,慢慢变得模糊。我们的穿越,还需要曹公这样大家日夜为我们修一天隧道,穿越时空隧道,去回望他倾情诉说过的巴山过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