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整合练习课》教学设计
(2019-09-03 22:39:02)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整合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和圆锥知识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整理、交流、探究等,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和圆锥知识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同学们自主整理本章知识,讨论、完善,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
(二)
1、一个圆柱体木料,底面半径10厘米,高30厘米。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圆柱、圆锥的知识,提出问题。
2、“刷” :针对这一圆木,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求表面积?
3、“切”
:(1)横切
4、“挖” :我们还可以对圆木如何加工呢?可以制成一个木桶。
回答下面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制成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10厘米,高30厘米(外面量),水桶壁厚1厘米。
(1)给这个水桶加个箍是多少厘米?
(2)求这个水桶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3)给这个水桶的外面涂上漆,求涂漆的面积?
(4)这个水桶的体积是多少?它能装多少水?
5、“削” :还可以“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怎样“削”才算是最大呢?完成练习。
(三) 复习提升
1、如图,想想办法,你能否求它的体积?( 单位:厘米)
2、如图所示,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为12厘米,它的里面装有一部分水,水中浸没着一个高9厘米的圆锥形铅锤,当铅锤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了0.5厘米,这个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