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No.62最浪漫的教育,需要最精致的劳作

最浪漫的教育,需要最精致的劳作
——安康市高中英语优质课观课点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非常荣幸能参与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与其说是作为评委,不如说是作为一名学习者。因为在这三天的活动中,让我一次又一次不断叩问心灵。一边观摩、一边学习、一边反思,紧张但却兴奋。
下面我将根据第九到第十二名选手的课堂分享一些个人看法,供选手也供所有的老师参考,眼界所限,不当之处,敬请原谅。
一、关于课堂的温度
九号选手这节课有一个显著的关键词:清晰。语音清晰,思路清晰,指向清晰。没有刻意的张扬,没有夸张的渲染,一切水到渠成。犹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教师从乡土情怀切入,着力情感铺垫,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巧妙地将国际范与乡土情怀糅合一体,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体现了当前“用外语讲中国故事”的趋势,完美实现了外语教学立德树人的作用。
我们的英语课堂,需要太阳的味道,需要精神礼物的交换,尤其需要这样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二、关于以学定教
十号选手的导入很有特色,用医生婴儿的啼哭,直击学生心灵最柔软的地方,看似随意一笔,却似惊鸿一瞥。这节课堂容量很大,对Reading材料进行了深入的挖掘,Speaking也进行地很充分,而且设计了一个完整的Writing。然而,在最后短短的5分钟里,一个完整的写作任务真的能够完成吗?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不仅仅是设计教学流程,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
个人建议是,在20分钟的课堂上,阅读一定是为了写作而进行的微阅读,重在梳理写作需要的信息;写作也只能是一个微写作,重在运用阅读中获取的信息和技能。
三、关于思想创新
漂亮的面孔成千 ,有趣的灵魂不多。十一号选手无疑是一个灵魂有趣的人。别人到旬阳都是坐车,这姑娘是坐机器人来的,当然我现在也不明白你的机器人后来去哪里了。虽说教无定法,但也要贵在得法。课堂是一个讲究仪式感的地方,作为教师,不说做到言出法随,至少要行知合一。我们的设计一定要形成一个闭环,有头有尾,有放有收。这位老师的灵魂有趣还体现在教学设计中,有许多专业表述值得商榷,比如“the Process Reading Approach”,你用的是大写,那就应该理解为“过程阅读法”,但在教学中我没有看到这种教学方法的痕迹。还有“Affect and Attitude”,一个动词与一个名词并列,貌似不妥。
我们鼓励创新,但一定是守正出新,而不是随心所欲。教师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我们不仅要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更要对自己的专业负责。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学无止境是良言,处处留心皆学问。
四、关于理论运用
在昨天所有授课老师中,十二号是唯一一个提到“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Outlook”(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选手。说实话,有点小失望,也反映出我们大多数选手依然需要积淀。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理论学习有些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其实,这是我们的心态没有摆正。就英语学习活动观而言,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主题意义,以语篇为依托,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与文化,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表述看似深奥,但是,当你理解了它的内涵,并贯彻于教学实际,你就会赫然开朗,其实就三句话:Tell me, I’ll forget;Show me, I’ll remember;Involve me, I’ll learn.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书写教学设计和答辩陈述时,最好用Activity 1,Activity 2而不是Step 1,Step 2。但是记住一点,你的活动设计一定是围绕某一个具体的Topic设计,而不是随心所欲,遍地开花。
今天,我们看到,教师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正在被“发现、激励、赋能”所代替。教师不再是三尺讲台的核心,我们正在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师、知识情境的策划人、学习关系的建构者,学习引擎的加油工。
一程山水一段情,星光不负赶路人。最浪漫的教育,需要最精确的劳作。愿我们所有的汗水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愿我们所有的努力被这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