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景区内、雨儿胡同13号院。东侧靠南锣鼓巷、背靠帽儿胡同、西距东不压桥胡同大约200米左右。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是一座建于清代中期的四合院建筑,1955年齐白石曾在此居住,2012年5月13日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西、东各有三间房,均为硬山顶合瓦过龙脊屋面。北房带有东西耳房各三间,南房西接顺山倒座房三间。
进入齐白石旧居纪念馆、迎面是一栋西厢房的南山墙,山墙前面放置一组透明玻璃展板,主要介绍齐白石的过去今天。
入口西侧有一个过厅式便门,穿过便门是纪念馆的西花园。齐白石旧居纪念馆是在齐白石生前成立的,而非身后成立,齐白石晚年在此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步入了艺术的最后辉煌时期。
这是纪念馆四合院的西厢房。清康熙年间(1654年~1722年),雨儿胡同11号、13号、15号为辅国公叶布舒宅。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雨儿胡同11、13、15号为北海公园董事会长董叔平的宅院,时称“董家大院”,后分割出售。
他放弃了八大的"冷逸"一路,转而吸收吴昌硕的金石气,最终发展出浓重热烈的"红花墨叶"大写意花鸟画风格,诗书画印自成一格。齐白石的"衰年变法",顺应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大众的"求新"趋势,使得其不仅获得了市场和时局的眷顾,更获得了以陈师曾为代表的北京文化精英的认可,逐渐在北京的主流艺术圈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是立于纪念馆四合院中间的、齐白石青铜像。齐白石旧居纪念馆院落东侧南房明间开门道,作如意大门形式,前部为披水排山脊,筒瓦屋面,后部为过垄脊,合瓦屋面,红色板门两扇,门板上门钹一对,梅花形门簪两枚,圆形门墩一对,大门后檐柱间装饰有步步锦棂心倒挂楣子及花牙子。
大门东西各有南房一间,过垄脊,合瓦屋面,封后檐墙。院落回廊南部东西两侧各有屏门一座,屏门两侧有冰裂纹棂心什锦窗。
这是院内正房三间,门楣上方悬挂横匾,横匾上阴刻“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八个大字。正房前后出廊,披水排山脊,合瓦屋面,明间为隔扇风门,前出垂带踏跺四级,次间为支摘窗。正房两侧耳房各有三间,过垄脊,合瓦屋面。东、西厢房各三间,前出廊,披水排山脊,合瓦屋面,明间为隔扇风门,前出垂带踏跺三级,次间为支摘窗。
南房三间,前出廊,披水排山脊,合瓦屋面,明间为隔扇风门,前出垂带踏跺三级,次间为支摘窗。南房西侧有耳房三间,过垄脊,合瓦屋面。各房戗檐处均有砖雕,各房廊部廊门筒子上有福寿造型砖雕。院内有游廊相连各房,游廊装饰有倒挂楣子、花牙子及坐凳楣子。
这是日常齐白石作画的地方。白石旧居纪念馆的北屋正屋已恢复为客厅、画室、卧室,购置了旧式家具并配以齐白石生活照片,将齐白石生前居住的室内陈设旧貌进行还原。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的东西厢房改建为齐白石生平与艺术展室,陈列齐白石画作高仿复制品、图片文字展板以及多媒体播放等,用来展示齐白石的创作以及人生。
齐白石尤其擅长画虾,代表作为《墨虾》。画面上的虾呈半透明状,灵动而富有质感。虾的眼睛由原来的小圆点变成横点,看上去更加活灵活现。《墨虾》图上,虾的数目虽多,却穿插有致,毫无零乱之感。通过水墨浓淡的变化,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生动再现了每只虾的结构和姿态,精准而不繁琐。此图题字为“中东先生雅属,壬午秋九月,白石作”。下钤一朱文方印——齐大。
正屋的墙上,有齐白石先生亲笔写的篆书联语:“大福宜富贵,长寿亦无疆”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是在齐白石生前成立的,而非身后成立,齐白石晚年在此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作品,步入了艺术的最后辉煌时期。
1986年1月21日,齐白石旧居被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交通路线:公交北京市内乘坐3、4、13、42、60、118、612、观光3线路公交车,在南锣鼓巷站下车前往。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加载中…